完结 排行 记录
首页 > 科幻小说 > 大反派也有春天2 >第1章 柏林之冬

第1章 柏林之冬(2 / 2)

上一页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市长大人蛊真人诡秘之主妻子的秘密离婚之前神秘复苏大王饶命宿命之环全职法师轮回乐园

而据查尔斯·海曼的《凯瑟琳·赫本的一生》一书披露,这部电影“成本三百万美元”。涉及的布景工程是米高梅公司,在当时来看最为浩大宏伟。为了还原出真实的中国南方农村,米高梅公司在距离洛杉矶36英里的地方,重新建造了一个村庄:将山地改造成梯田,为此铺了很长的水引管道,硬是淹出一片池塘和梯田,用大麦代替水稻种植;还盖起了十间农舍,像极了中国的乡村。

电影的细节也看的出很花心思:比如牧童会在牛背上吹笛、男人们在田里插秧、女人在河边洗衣服,在织布机前织布。服化上也很到位,农民就穿对襟的粗布短褂,插秧时穿草鞋、带草帽,平时就是白布袜、黑布鞋,而读书人则穿粗布长袍……特别是白人演员扮演的中国老太太嚼碎了饭喂孩子这一幕,如果对中国人的生活没有深入了解,不可能拍出这些传神的细节。唯一明显穿帮的是,大概负责道具的没能找到中国土狗,只好找一条当时还没被引进中国的雪纳瑞来代替……

当时的好莱坞,能拍出《龙种》这样的作品,也有一个特殊原因:那个特殊的战争时代下,中美文化的碰撞交流,却进入空前火热的阶段。比如《龙种》的原着作者赛珍珠,在1940年就曾建立过一个民间团体叫“东西方协会”。因为她认为,只有通过持之以恒的交流,才能克服中美两国完全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所造成的沟通障碍,增进两国人民的理解和友谊。而这个协会主办的《亚洲》杂志,曾持续宣传抗战里的中国,比如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下的中国》(《西行漫记》)最早在美国是在这个刊物上发表的。而《龙种》这部影片,诞生在二战决胜的1944年,当时影片编导主创们正是一群后世少有的理智的美国人,他们明白中美友好、团结合作,对于二战胜利的意义,所以,才会有这样一部作品。

因为谈论这个还在筹拍阶段的电影剧本,于是乎两位惺惺相惜的女明星的命运齿轮开始了联动。

“你们在谈什么?”为两位女明星端来香槟的正是摇身一变成这部未定名新片选角副导演的凯蒂夫人。

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

随着八面玲珑的凯蒂夫人的加入,立刻吸引了在场各大报刊记者的注意。围上来一阵怼脸猛拍,“谋杀无数菲林(耗费了大量的胶卷)”。

“啊,米高梅要拍《龙种》。”凯蒂夫人显然也看过这本名着:“女士们要当心,日本帝国是我们的盟友。”

虽说艺术无国界。可毕竟是战争时期。即便艺术从无国界,然而艺术家却从来都有国籍。

“当然,夫人。”两位女明星异口同声。

“我们什么时候出发?”安妮莉丝·阿克曼恰到好处的转移话题。

“越快越好。”凯蒂夫人一瞬间的表情变化,也说明这趟外拍计划的背后绝不简单。

“好的,夫人。”捷克斯洛伐克女演员莉妲·巴洛瓦似乎也知道些什么。

上一页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新书推荐: 万族战场,F级英雄的我照样无敌末世降临我疯狂薅羊毛囤货百万吨末日绝途开维修店,咋来的都是校花机甲师末世,我能吞噬万物要系统有啥用末世:多子多福,极品美女这样用我合成了全世界被女神甩后,我在末日当囤货海王末世:从大学城开始发育凛冬末日:全民避难所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