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 排行 记录
首页 > 历史军事 >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第725章 奉王搏熊,名震北海道(中)

第725章 奉王搏熊,名震北海道(中)(1 / 2)

上一章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蛊真人诡秘之主离婚之前轮回乐园神秘复苏妻子的秘密杨洛苏轻眉在年代文中不思进取遮天大奉打更人

古树之下,三头巨兽的战斗进入了白热化。

小松凭借敏捷的身体本能,不断在巨熊身侧游走,用爪牙在巨熊的侧腹、后腿留下道道深可见骨的血痕。

小团则凭借强悍的力量正面硬撼,与巨熊进行着原始角力。

巨熊此时浑身浴血,半个脸颊破碎,右眼空洞,右前肢关节粉碎性骨折,只能无力地耷拉着。

侧腹和后臀更是被小松撕开多处伤口,鲜血如同小溪般流淌,将身下的泥土染成暗红。

这么多debuff挂在身上,便是超人来了都得躺。

然而,这头食人无数的巨兽,在濒死的绝境中爆发出的凶性令人深深胆寒。

它似乎完全放弃了防御,以命搏命!

硬抗下小团的拍击,巨大的头颅撞向小团柔软的腹部。

小团痛吼一声被撞开几步,巨熊立猛扑向刚刚落地的小松。

巨大的力量将小松轻松压倒在地,血盆大口带着腥风咬向小松的脖颈。

小松咆哮一声,四肢疯狂蹬踹,勉强用前爪死死抵住巨熊的下颚。

锋利的后爪在巨熊身上疯狂抓挠,带起一片片血肉。

小团怒吼着再次扑上,熊掌狠狠拍在巨熊的后脑勺上。

巨熊的头颅被砸得一沉,咬向小松的动作被打断。

小松腰身一扭,这才险之又险地从巨熊身下猛地挣脱出来。

李彻在树上看得心胆俱裂,好几次险些失手开火。

那巨熊已是强弩之末,其实都不需要再打下去,这么重的伤势不可能活下去。

但它的垂死反扑太过可怕,完全是不管不顾地拼命,根本没有一点野生动物的样子。

要知道,野生动物别管多么强大,本性里都是胆小的。

它们绝不会冒着受伤的危险和对手拼命,稍有危险便会立刻转身逃跑。

毕竟在野外重伤就无法狩猎,落得个活活饿死的下场。

也不知道这头熊是怎么回事,按照之前的情报,此熊应该是非常狡猾的,怎么像是疯了一般?

大概率是这头巨熊受伤太重,已经知道自己无法逃生,故而凶性大发。

再这样下去,就算最终杀死这头巨熊,他的两个伙伴也必定重伤,甚至可能被它拉着同归于尽!

李彻紧紧握着燧发枪,手指扣在扳机上,汗水浸湿了掌心。

不行!

视野太差了,茂密的枝叶遮挡着,下方三头巨兽翻滚缠斗,开枪的后果根本无法预料,极可能误伤。

怎么办?

虽说枪声响起,其他人应该已经往这边赶了。

但谁知道他们距离此地多远,若是一门心思等待,万一小松和小团坚持不住了怎么办?

李彻不是坐以待毙的性格,目光焦急地扫视战场,试图寻找转机。

突然,他看到了战场边缘,那匹通体乌黑的神骏战马正来回游荡,不安地刨着蹄子。

果真是一匹宝马,哪怕巨兽厮杀近在咫尺,也没有逃离主人。

而在马鞍旁,一个装满了火药的火药壶正静静地悬挂着。

看到那个火药壶,一个疯狂而大胆的计划,逐渐在李彻脑中成型。

李彻将手深入唇下,打了一个响亮的呼哨。

黑马闻声后,条件反射般朝着李彻所在的古树疾驰而来。

它灵巧地避开地上断裂的树木,几个呼吸间就冲到了树下。

随即扬起头颅,双眼灵动地看着树上的主人。

李彻心头一热,不由得赞道:“乖,好马儿!”

他抽出腰间的精钢刺刀,‘咔哒’一声卡在燧发枪的枪口下方,燧发枪变成了一支短矛。

随即俯下身体,将燧发枪尽量向下探去,用刺刀的尖端勾住了火药壶的系带。

黑马仿佛通灵,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配合着主人的动作。

李彻手腕用力,吃力地将火药壶挑了起来,直到将整个壶都稳稳地挑离马鞍,他才松了口气。

“乖马儿!”李彻对着黑马低喝一声,“跑!快跑!跑得越远越好!”

说罢,他用燧发枪的枪托,狠狠地拍在黑马健硕的臀部。

马儿是好样的,留在这里却是无用,让它抓紧时间逃命去吧。

“唏律律——”

黑马发出一声嘶鸣,担忧地最后看了主人一眼。

随即四蹄发力,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朝着远离战场的密林深处狂奔而去,瞬间消失在昏暗的树影中。

李彻收回目光,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手中的火药壶上。

他迅速拧开壶底一个不起眼的铜盖,从中抽出一根小指粗细的捻子。

这是奉军特制的火药壶,一旦战况危急,便可点燃捻子,就是一个威力巨大的土制炸弹。

时间紧迫,下方的搏杀更加惨烈。

小团后腿似乎受了伤,行动明显迟缓,只能勉强抵挡巨熊狂暴的攻击。

小松虽然依旧敏捷,但身上也添了几道爪痕,鲜血染红了斑斓的皮毛。

巨熊浑身是伤,血流如注,但那双眼睛里的疯狂却燃烧到了极致。

李彻飞快地将火药壶挂在刺刀上,又从内衬衣角撕下一条坚韧的布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新书推荐: 边关兵王:从领娶罪女开始崛起唐奇谭巨宋扶明录大周第一婿寒门状元路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此去直上青云路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