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芽换绿枝,空气中多了一丝热浪。
三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穆青是切身感受到了燕国的变化。
随着对军队待遇的改革,高淳的名声好的不得了。
打入南方四军的摊子回报,南方四军开始出现了军心不稳的情况。
一些流言开始在南方四军中流传。
其中便是对都城以及北方的待遇改革。
夹枪带棒的还说了南方四军因为主将听调不听宣的原因,京都城不仅没有削减南方四军的军费,反而从北方不断送来羊群改善伙食待遇。
而前来劳军的是带着圣旨的内侍,还有悬镜司的人陪同。
就这么明晃晃的给皇帝收买人心。
不让进?
那就是造反,直接选不成叛军,一切待遇取消,战死后剥夺军属待遇,全家打上叛军家属标签。
让进去?
那就大张旗鼓收买人心,一碗碗浓郁的羊肉汤下去,一条条政策宣读下去,普通军士的眼睛是雪亮的,心里暖洋洋的,胃里是舒舒服服的。
而这次开放边境做生意,唯独没有给南方四军将领背后的商队没有。
看着其他官员的商队挣的盆满钵满,而他们还需要冒着抄家灭族的风险走私,他们如何不着急?
这就是高淳的阳谋。
他是皇帝,这一手能用,别人还真用不了。
除了他以外,任何人以私人的名义劳军,都是造反,正经死罪。
重点宣扬这些待遇是皇帝给的,是皇帝让他们的家人可以过上好日子,是皇帝让他们可以放心的参军,他们是皇帝的军队,燕国的军队,而不是某个将军私兵。
那内侍昂首挺胸,把天使的架子摆的十足十。
一边大肆宣扬皇帝的政策,一边用挑衅的目光看着那些气的直咬牙的将军们。
眼神贱嗖嗖的,让人忍不住想直接砍了他。
他也不甘示弱的直接瞪了过去,甚至还有些跃跃欲试。
动我我就死,动我一下我就死!!!
想到来的时候陛下许多的好处,他第一次巴不得那些人赶紧弄死自己。
名留青史,史书上单开一页介绍,按照亲王规格葬入陪陵,永享香火。
家里人赏金千两,直接赐爵,世袭罔替。
各个部门官位随便挑,优先录用,并赐下免死金牌一份,只要不造反,无论什么罪都免死一次。
不说其他,单单就第一个条件,这没有哪个男人能抗的住。
内侍们为了争取到来宣旨劳军的机会,几乎打破了头。
是否是一个真正的男人,不是看有没有羁绊,而是看有没有血性,有没有责任和担当。
当初闯王进城的时候,打入皇宫之后,军队都投降了,是最后一群太监抽刀子迎战。
谁敢说那些人不是爷们?
南方四军压根就没有边军狄戎的魄力,敢直接宰了宣旨太监。
名不正言不顺,他们起兵就是正儿八经的反贼。
而且既然高淳敢这么做,那就不怕他们起兵。
睚眦军军备已经基本完善,边军的人数经过了大量抄家发配之后也得到了补充。
即便南方四军集体造反,他也不怕。
镇国王和悬镜司首尊有足够的实力去镇压,甚至还能趁着这个机会来磨砺一下新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