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内的气氛愈发凝重,常委们的表情也愈发复杂。
有的人在暗自揣摩王国庆的真实意图,试图从中找到破绽。
有的人则开始思考,如何在即将展开的“风暴”中保持中立或选择立场。
在这场关乎关安县未来的较量中,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地掂量着自己的分量,生怕一不小心就站错了队,成为别人的棋子。
王国庆轻轻咳嗽了一声,开口打破了沉默:“今晚的常委会,议题不少,都很重要,我希望大家能够集中精神,高效讨论”。
“我们讨论的第一个议题,就是关于关安的国企改制问题”。
这个话题一出,会议室内的气氛瞬间变得更加紧张。
国企改制是大势所趋,但具体怎么改,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方案。
各个地方现在也是处于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你改你的,我改我的。
国企改制,无疑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历史遗留问题多,职工安置、资产清算、债务处理,每一项都是棘手的任务。
更关键的是,改制背后涉及到的利益纠葛错综复杂,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影响社会稳定。
关安县虽然不大,但国企职工加起来也有上万人。
可以说涉及到关安县百分之三十的家庭。
因此,国企改制这个议题一提出来,立刻就在常委们心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大家心里都清楚,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很可能会成为引发关安动荡的导火索。
尤其是在座的几个本地常委,谁家里没有几个亲戚在关安的国企工作的。
他们很清楚,一旦改制方案不合理,不仅会影响到自己家人的利益,更可能让自己在群众之中的声誉受损。
王国庆扫视了一圈会场,似乎对众人的反应早有预料,他缓缓开口:“国企改制是大势所趋,我们关安县也不能落后”。
“但是,改制不是简单的裁员和卖资产,我们要确保改制既符合国家政策,又能保障职工利益,还要促进企业发展”。
谭兵适时地插话道:“王书记说得对,改制不能一刀切,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方案,既要考虑企业长远发展,也要照顾到职工的现实利益”。
他的话语中带着几分试探,试图在改制问题上找到一个既能支持王国庆,又能维护自己利益的立场。
李达康则静静地坐在一旁,他深知这个问题复杂而敏感,需要谨慎对待。
别看王国庆和谭兵嘴上说的好听,好像都是站在国企职工的角度上考虑问题。
但实际上他们内心是怎么想的,今后又会怎么做,就没人知道了。
于是李达康打算先听听其他人的意见,再发表自己的看法。
副书记黄海涛这时也开口了:“改制确实是个难题,但我们不能因为难就回避”。
“我们要积极寻找解决方案,既要保证改制顺利进行,又要维护社会稳定”。
他的话语虽然中肯,但立场并不明确,显然是在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