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村村通公路’工程,我们官田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从项目规划到施工监督,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做到严谨细致”。
李达康顿了顿,继续介绍道:“目前,工程已经顺利开工,进展顺利”。
“同时,我们也成立了专门的监督小组,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跟踪,确保工程质量”。
张晨闻言,点了点头。
他知道,在地方工程中,腐败和偷工减料等问题时有发生,而李达康的这番话,无疑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
但他也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要想真正了解工程的真实情况,还需亲自走访现场,与施工人员和乡民交流。
于是,张晨提出了一个请求:“李书记,我们能否安排一次现场采访?我们想亲眼看看工程的进展情况,听听施工人员和乡民们的声音”。
李达康爽快地答应了:“当然可以。我这就安排人带你们去工地,让你们亲身体验一下我们官田乡的变化”。
随后,李达康吩咐郑世俊安排好一切,确保两位记者能够顺利采访到工程现场。
同时,李达康也敏锐的察觉到这是一个对外宣传官官田乡的绝佳机会。
这年头,“酒香也怕巷子深”,宣传工作,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重中之重。
做出了成绩,不宣传一下,领导怎么知道?
领导不知道,那就等于白做。
李达康决心借两位省报记者的手,将官田乡的发展成果展示出去。
《江省日报》作为江省最具权威性的官方报纸,其影响力之广,自是毋庸置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于是,在郑世俊引领着两位《江省日报》的记者离去之后,李达康迅速召集了乡长毛云刚,共同商讨这一事宜。
“毛乡长,方才《江省日报》的两位记者到访,对我们的‘村村通公路’工程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现在,世俊正带着他们前往施工现场进行实地采访”。
毛云刚闻言,脸上顿时浮现出喜悦的神色:“书记,这可是提升我们官田乡的形象、扩大宣传的绝佳时机啊,我们一定要好好把握”。
李达康点头赞同:“正是如此,我也是这么想的”。
“我想借此机会,不仅展示我们在‘村村通公路’工程上的进展,还要全方位地呈现官田乡在经济改革发展方面的辉煌成就”。
“比如学校的改造升级、蔬菜基地的蓬勃发展、日益壮大的豆制品厂以及畜牧业的兴旺景象,这些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宣传亮点”。
毛云刚信心满满地回应:“书记,那我即刻前往施工现场,等他们采访结束后,就引导他们前往这些亮点区域进行参观”。
“好”,李达康赞许地点了点头,“你现在就赶过去,我马上通知志国同志,让他着手准备相关的数据和资料,以备不时之需”。
两人商议妥当后,随即分头行动。
毛云刚火速赶往施工现场,准备全程陪同记者采访,并在恰当的时机,带他们领略官田乡的诸多亮点。
而李达康则立即指令苏志国,调动人手,整理相关的数据资料。
并且让他通知各个点位,提前做好准备。
苏志国虽已提拔为乡党委委员,但他之前担任党政办主任多年,在处理此类事务上,有着丰富的经验。
所以把这件事交给他去办,李达康很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