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调查的深入,贩-卖妇女的数量远是儿童的十倍。
风县周边村落好像是被诅咒了一样。
一开始只是不少大龄男青年找不上对象,逐渐就越来越多拐卖妇女的情况。
后来演变成,只要是这些村落的村民都无法生育。
为了传宗接代,儿童的需求量一度激增。
让熊星星不寒而栗的是,四村一整村的人都以贩-卖-人口为业,规模庞大、组织严密。
而贩-卖小花的人贩子也是四村的村民。
四村内部有明确的分工,有一整套联络暗号,还有一张庞大的销售网。
以家人、亲戚、邻居、朋友关系为纽带,一环扣一环,不易败露。
罪恶早已在四村生根发芽。
随着的四村的名气在“圈内”越来越大,最后已发展到其他地区的人贩子慕名而来。
主动“送货上门”,还有大量的二道、三道贩子主动找上门来倒卖。
四村就是一个巨大的人口-批发市场。
被卖到其他地区还好,要是被卖到风县,根本就不可能逃得出来。
小花虽然是不幸的,但万幸的是她没有被卖到风县这个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地方。
当黑成了白,白就被扭曲成了黑,黑成为常态,就会成为一种新的文化习俗,取代良知、人权,变成村民们之间默认的准则。
这种规则将每一个人洗脑,导致无一人会同情被拐妇女儿童的命运。
在这种氛围中,丧尽天良的拐卖团伙,同时也被扭转成了大善人,成为了最受欢迎的存在。
村民们对他们感恩戴德,称之为“长线红娘”“送子观音”,解决了他们的婚配传宗接代的问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调查接近尾声。
熊星星气愤地跟白潇说:“这个村子的人在犯罪,但是他们没有丝毫的罪恶感!”
“因为他们觉得如果不拐卖人口,那么这个村子就会消失,所以他们这是在拯救这个村子,这跟邪教有什么区别?”
白潇说:“这样的村子,就让它消失好了。”
消失,这个词犹如一道惊雷落在了熊星星的心里,是震撼。
熊星星想过要去举报,让法律制裁他们。
但从没想过要亲手将他们绳之以法。
让一个村子的人消失更是从未有过的概念。
简直难以想象。
一旦萌生了这样的想法,便会一发不可收拾。
如果是自己一个人,这样的想法肯定早就被熊星星掐灭了。
但现在不一样,身边的人是白潇!
其实,要不是白潇,他们根本不可能调查到这种地步,自己一直都是听令行事。
白潇超高的智商、情商让整个调查进行得特别顺利,且能够全身而退。
她从未见过像白潇这样的律师,简直就是个鬼才。
熊星星试探并满怀期待地问:“白律,你的意思是……这个事我们也管吗?”
因为小花委托的只是惩罚拐卖她的那个人贩子。
说白了,四村这个事情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他们也没有义务去管。
白潇逐字逐句地说:“不能用野蛮挽救文明,如果哪天这个村子需要吃-小孩才能长寿呢?这样的村子不必留着。”
虽白潇自认是个自私利己的人,从来不会多管闲事。
但像四村这种十足罪恶的地方,实在有违天理,没办法坐视不理。
况且让这个村子消失,对白潇来说是顺手的事情。
但对被拐的妇女儿童,和即将被拐的妇女儿童,还有他们的家人来说那就是一整个人生,是一个一个鲜活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