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华夹个饺子放在嘴里,肉的香气,混着白菜的味道,他嘴里一酸,竟然流出口水。
“好吃不过饺子,肉香味留在唇牙齿之间,感觉一辈子都吃不腻。”他微微一笑。
突然,他听见啜泣声,抬头看见老妈在哭。
都秋兰眼里噙着泪,脸上挂着泪痕。
他急忙掏出手绢给老妈擦泪,柔声道,“您别激动,就是吃顿饺子而已。”
良久,董秋兰擦干泪,露出比哭还难看的笑。
“娘不怕你笑话,娘做梦都不敢想这辈子能吃饺子。”
王振华轻笑一声,柔声道,“这才哪到哪?以后的好日子长着呢!”
董秋兰用力点点头,吃着碗里的饺子,眼睛里开始有光。
最后,一家人吃得肚皮滚圆,臭哄哄的厕所成了风水宝地。
“妈,你还要多久?”王真东左手捂着肚子,右手捂着屁股,憋得直跳脚。
“我憋不住了。”王晓莹直接脱裤子,蹲在厕所门口解决。
“好家伙,你们想熏死人是吧?”王振华关上堂屋门,用被子蒙住脑袋。
……
延庆县商业局,计划科办公室,科长蔡文道看计划书。
王大山王大亮战战兢兢,保持立正姿势,直盯着蔡文道的脑袋。
良久,蔡文道抬起头,冷笑道,“王书记,这份计划书是谁写的?”
王大山心里咯噔一声,暗道一声完了,老蔡又是这表情,又他妈生气了。
他急切道,“报告蔡主任,计划书是副厂长王振华同志写的。那孩子才十八岁,啥都不懂,您不要跟他生气……”
“他写得不错!”蔡文道淡笑道。
“啊?”王大山懵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说,我很满意。”蔡文道从兜里揪出钢笔,在计划书末尾写上“批准”二字。
他把计划书递给王大山,“你们的领导班子加起来,没有一千岁也有八百岁,竟然没有一个孩子聪明?”
“大山同志,大亮同志,这可不行,你们要好好研究思想,不能被一个孩子比下去。”蔡文道语重心长。
王大山和王大亮都懵了。
王振华只是把羽绒服的计划生产数量从四十加到六十,这就通过了?
“谢谢蔡科长教诲,我们回去一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王大山急切道。
蔡文道打发他们离开,低头继续看报纸,突然对王振华感了兴趣。
“一个刚满十八岁的孩子,会打猎也就算了,竟然能明白我的意思?”
“呵呵,孺子可教也!”
羽绒服生产计划终于被商业局批准,接下来就是投入生产。
王大山骑着王振华的自行车,载着王大亮回小王村,脑瓜子嗡嗡的。
“大山哥,这到底是为啥?难道振华真的是文曲星转世?”王大亮轻声道。
“不是天神下凡吗?怎么又成文曲星了?”王大山冷哼,“你问我,我问谁?”
这时,四个警察突然拦住他们。
一个留着八字胡的警察,围着自行车转一圈,沉声道,“同志,你的自行车为啥不上车牌?”
王大山急忙道,“警察同志,这不是我们的车,这是村民王振华同志在四九城买的。”
“哼!”警察冷笑,“买车怎么可能不去公安局备案,这车是你们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