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俩商量很久,最终达成一致。
等村里完成秋收秋播,王振华卖掉金元宝,哥俩去韩家还债时,再提学缝纫机的事。
王振华和大舅拉着缝纫机回到家。
姥爷,舅妈,老妈等候多时,王振华关上屋门,开始用螺丝刀等工具组装。
良久后,缝纫机组装好。
黑色的机身,实木的机架,铜制的“飞人”商标,高端大气上档次。
家人们瞪大双眼围观。
董秋兰轻轻抚摸着机身,双手有些颤抖。
姥爷董大强开口,“振华,有没有找到缝纫老师?”
王振华说道,“姥爷,等到秋后农闲,英杰的妈妈来咱家住几天。”
“好!”董大强点点头,“你去打野味,咱们用最好的东西招待她。”
“振华,等我学会缝纫机,我就去乡里给咱家挣钱。”
董秋兰十分激动,终于能帮儿子分担养家糊口的压力了。
这段时间,从柴米油盐到衣服,儿子已经为这个家付出太多。
自己却帮不上忙,每每想到这些,心中总是恨自己不争气。
“娘,别激动。”王振华笑道,“只要咱们**协力,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接下来的日子,董秋兰每天都把缝纫机擦得干干净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几天后,韩爱国送来四条皮带。
真黄牛皮带,生铁锻造的皮带扣,王振华马上扔掉腰里的麻绳腰带。
他每天都进山打猎,主要是用煮红薯喂小狐狸。
有关门口还是加大力度打击长城黑市。
倒霉蛋剁爷在潜水,没有陌生人来村里打听缝纫机,王振华觉得这事过去了。
村里的玉米成熟,社员们开始收秋。
王振华被亩产量吓到。
香蕉大小玉米棒子,家里的四亩地只收割三百五十斤玉米粒,亩产不到九十斤。
交完秋季公粮和统购粮,总共就剩二百斤。
公粮每年交三次,春季交小麦和油菜籽,夏季交早稻,秋季交晚稻。
老娘却笑得合不拢嘴。
因为今年老天爷风调雨顺,亩产量比去年提高十斤。
四口人吃二百斤玉米,如果没有囤积的大米,这个家又得过青黄不接的日子。
脱离农村户口,带全家进城生活念头,在王振华心里愈发强烈。
这天晚上,董秋兰找儿子聊天。
“振华,地里的冬小麦已经种完,以后就是农闲了。”
她说道,“英杰他妈有回信吗?啥时候过来教我缝纫机?”
王振华笑道,“娘,你先别着急,过几天我去找英杰哥问问情况。”
两天后,长城黑市终于有了“投机倒把”者。
这天夜里,他带着黄金来到第八号烽火台。
王振华是要脸的人。
只有卖掉黄金,偿还买缝纫机的欠款,他才好意思继续麻烦韩家。
他把猎枪交给外面的保镖,走进第八号烽火台。
“剁爷好,我有六十克黄金,您吃得下吗?”
魁梧大汉突然转身,迈步走到王振华跟前。
“小朋友,区区六十克黄金,我吃得下,你想要什么?”
四周是一片漆黑,彼此看不见对方的脸。
但王振华已经根据声音确定,剁爷就是丢缝纫机票的倒霉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