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佳林把申请表上交之后,就等待着核研所的回执。
顾然和米非凡在一起审阅着陆陆续续发来的申请表。
“核研所主动选了二十位符合条件的人选发出了邀请,同时面向整个科学院进行公开了申请标准。”
米非凡看着中科院核研所密密麻麻的申请报告,一时间压力倍增。
院里面的热情,显然超出了他的预想。
不到一天的时间,邮箱已经积攒下来了上百封申请书。
其中绝大部分来自原子能、高能物理、量子物理和数学院。
“先从主动邀请的那二十个人开始?”米非凡问道:“我主动邀约的都是比较符合条件的,核物理相关领域,而且思维活跃,想法很多,很有创造力,而且普遍都年轻一些。”
顾然道:“没事,也不是特别多,一个一个看吧。”
批改试卷的难度其实并没有米非凡想的那么高,
顾然主要也就扫一眼,然后尝试从中找到一些关键句子。
就像是文科考试一样,别看写的密密麻麻,实际上得分与否,很简单。
米非凡按照顾然的要求,依次打开了所有申请信件。
顾然坐在他身旁,不到十秒就能看完足有两三千字的内容,然后手指轻轻点了点桌子,示意查看下一个。
上百封申请书,在短短几分钟时间,就已经有十几份被顾然淘汰了。
而米非凡甚至有时候都还没有来得及看发件人是谁。
“这样能看出来吗?”
当一个被米非凡主动邀约的一个科研人员,被顾然十五秒钟淘汰之后,
他终于是有些忍不住了。
顾然挠了挠头,淡定道:“没事,这只是第一次筛选,主要就是看看有没有真正理解的,哪怕全淘汰了也正常,”
“第二次再根据能力进行筛选。”
米非凡只得按照顾然的要求继续向下翻看了起来。
而顾然有些疲惫的看着极为雷同的内容,
实际上主动发送申请的人,很多都已经看懂了推演的过程,
但这实际上并不关键。
因为那推演的过程就像是一个题干,
你把题干再复述一遍,而不去做题,实际上是没有意义的。
直到近六十份申请文件被无情的搁置到一旁之后,
这才稍微有了一些惊喜。
大概二十秒过去了,
顾然还没有敲打桌子。
米非凡看了看发件人,然后又看向顾然:“这个可以?”
顾然皱眉看着内容,这一个申请文件显然比其他的要更进一步,
在解释了补充函数之后,也对这个函数在等离子湍流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假设。
虽然说猜测有出入,但却给了顾然另外一个角度的新思路。
“这个有点东西,”顾然喃喃道:“补充函数的作用是对等离子体湍流的一些干扰情况进行统一,他这个更激进一点,是打算通过利用补充函数,来制造更大的湍流,来掩盖微观粒子层面的扰动。”
“虽然说听上去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感觉,但实际上也是可行的,而且更简单一些。”
米非凡看着申请人和邮件的内容,也满是赞许地点了点头。
“这是应用物理研究所的曹思睿,沪上交大毕业,现在是赵章顺院士的博士生,赵章顺院士的老师是叶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