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这一夜又是春色无边、被翻红浪。
早上的时候,严福在门外催促箫祁渊该上朝了,他依然压着云璃不放。
幸亏云璃有功夫底子,身体好。
若是换做寻常的闺阁千金,怕是早就遭受不住皇帝陛下这番盛宠了。
毫无疑问,云璃全身每一寸骨头都叫嚣着累,她强撑着爬了起来。
今日要去慈宁宫请安,东太后也在,眼看就要迟到了,自己得动作快点才行。
只是,自己脖子上的红痕,实在太明显了,需要拿脂粉遮一遮才行。
云璃往自己脖子上涂抹脂粉,脑子里却想起了父亲曾经跟她讲过的,关于东太后的传奇故事。
说起东太后,知道她的人,无不赞叹她是明辨是非的女中豪杰。
二十六年前,东太后的儿子,也就是当时的太子,不甘久居东宫,想提前继位,便率领东宫府兵,逼宫谋反。
那场宫变,先帝差点死于乱箭之中,幸好东太后替他挡了一箭。
当太子手中的大刀朝先帝劈来的时候,东太后毫不犹豫的砍断了太子的胳膊,扭转了局势。
太子被关进诏狱,成了戾太子。
整个东宫的主子奴婢,全都以谋反罪论处,包括戾太子年仅三岁的儿子,也未能幸免于难。
东太后当时亲自去了诏狱,严厉的斥责戾太子欺君罔上、大逆不道,还一杯鸩酒,送戾太子归西。
东太后自己也哭得肝肠寸断:“儿啊,你怎么能做出忤逆君夫的大逆不道之举?”
“母后不能看着你一错再错了,你放心,母后马上就来陪你。”
就在东太后拿着鸩酒,准备跟儿子共赴黄泉的时候,她的贴身嬷嬷急忙阻止了她,跪求她不要做傻事。
回到皇宫,东太后以自己没有教育好儿子为由,请求先帝废后。
先帝念在她救了自己一命、明辨是非的份上,并没有因为戾太子的谋逆之举,而迁怒她。
东太后却说自己无颜再见先帝,无颜再见天下臣民,将自己禁足于宫殿,闭门不出。
直到一年后,小皇子(当今陛下)出生,她的生母又触怒了先帝。东太后这才走出宫殿,请求先帝让她抚养小皇子,戴罪立功。
东太后再三向先帝保证,绝对不会让小皇子,步了戾太子的后尘。
先帝见她确实明辨是非,便同意了她的请求。而她也没让先帝失望,把小皇子教育的非常好。
想到这里,云璃不禁感叹,还好大靖国有东太后这样明辨是非的奇女子。
戾太子荒淫无道、不知百姓疾苦,若是让他夺得皇位,天下百姓肯定要遭殃了。
确定自己脖子上的红痕,完全被掩盖住了之后,云璃这才快速的往慈宁宫走去。
即便她到的很快,依然落后于赵茗薇和孟芳菲。
东太后和西太后,同时端坐于上方的主位上。
赵茗薇率先开口道:“臣女赵茗薇,拜见东太后、拜见西太后。”
西太后心中十分不悦,赵茗薇凭什么先给东太后请安?
难道在赵茗薇眼里,自己这个陛下的亲生母亲,还比不上东太后那个养母吗?
她是不是跟周婉如一样,看不起哀家曾经是个洗脚婢?
既然哀家已经是太后了,就无需再看任何人的脸色行事。
所有轻视哀家的人,绝对不可以留在宫里!
孟芳菲一进慈宁宫,又打起了十二分精神,赵茗薇请安之后,西太后脸色明显就变了。
肯定是不满自己排在东太后后面。
孟芳菲心想,自己可不能犯跟赵茗薇一样的错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