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乐水回想了一下,这小动物有些像黄仙,只是毛色较浅,大概活了有些年头了。一般黄仙皮毛大多是黄褐色,不过活得越久,毛色就越浅淡。
这黄仙不会无缘无故守护一个小娃娃,于是林乐水问张大婶儿,“您祖上是否跟仙家有缘?”
“仙家?”张大婶儿不知道林大师为什么这么问,她仔细想了想,终于想起了一件事,“我小时候倒是遇到过一个黄大仙。”
张大婶儿小时候还住在村里,她记得有一年冬天特别冷,上山捡柴都能捡到好多冻死的小动物。
“有一天夜里,我起夜的时候,听到厢房有动静,以为是小偷。叫醒我爹娘一起过去查看,结果我爹打开手电筒一看,是一只黄大仙在偷鸡蛋吃。我爹拎着铁锹要拍死它,让我给拦下了。”
八岁的小姑娘双眼冒着泪花,看着瘦成一条的黄大仙,不忍心地说:“这黄大仙没有东西吃,瘦巴巴的,太可怜了,就让它吃吧。大不了,它吃几个,我就几天不吃鸡蛋。”
说来也奇怪,厢房里养了十几只鸡,它一只没动,就只偷吃了几个没来得及捡的鸡蛋。张大婶儿爹娘看这大仙也是个有灵性的,就依了女儿。
估计要不是这大冬天的实在没东西吃,它也不会下山来农户人家偷鸡蛋吃。
最后我们一家人就当没发现,又回去睡觉了。
“临走时,我娘跟黄大仙说,‘吃几个鸡蛋就行了,别霍霍鸡’。”
果然,第二天一早张大婶儿去厢房看鸡,一只都没少,只少了几个鸡蛋。地上干干净净的,几个只有顶端开了小孔的鸡蛋壳整整齐齐的码在地上,一滴蛋液都没洒出来。
“后来天暖和了,我们家厢房门口经常会发现一些小动物,有时是一只野鸡,有时候是两只野鸟,还有一次送了一只还蹦跶的青蛙,吓得我一蹦三尺高,哇哇大哭。后来就没见黄大仙再送青蛙了。”
“第二天还送了好些野果子,应该是哄我的。”
张婶儿说着笑了起来,“我从小就觉得黄大仙就跟家里的一个长辈一样,特别疼孩子。”
“打那以后,每年冬天我们家人都会在厢房里留点鸡蛋或者生肉,念叨几句,让黄大仙没东西吃了就来家里吃。”
“那些年,家里面是一只耗子都没有。多亏了黄大仙。”
后来张大婶儿嫁到了隔壁村,孩子八岁的时候又搬到了青阳镇,后来听她娘说黄大仙还隔三差五来送东西呢。大概镇上人多眼杂,黄大仙不喜欢,没有再来看过她。
也许看过了,只是她没发现。
林乐水明白了,“善因结善缘。我刚才看到一只棕黄的小动物,跟你有些缘分,应该就是你说的那只黄仙。这山里孤魂野鬼不少,老爷子又一时清明一时糊涂的。多亏有它,你孙子才能在山里平平安安渡过这些天。”
张大婶儿这才解开孙子生魂完好的疑惑。她想也是,要是指望那个糊涂的老爷子,孩子这会儿恐怕早就不见了。
她一脸惊喜的朝林子里张望,“没想到是它老人家!怎么见了我们又走了呢?做好事还不留名啊。”
找了半天没发现黄大仙的影子,也不知道大仙住在什么地方,张大婶儿只得冲着前面大喊,“多谢大仙救了我孙子!明天我就带几只大肥鸡来谢大仙!”
然后回过头,她又跟林乐水吐槽,“大师,我跟你说,大仙最爱吃鸡了。从小我就见过好几回,它馋得对着鸡直流口水,下巴都打湿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