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业浩轻咳一声,又道:
“第一师及京营班师后,同样会进行混编,组建第三军与第四军,北征以宣大为后方,步步为营向北蚕食......”
王业浩滔滔不绝,对军改及北征事务简单描述一番,十余位军中大将无不摩拳擦掌。
紧接着陈新甲汇报了宣府火器厂与制造局合并事宜,按禁军编制需要不少火器,制造分局将大开战争机器。
聊了一两个时辰,武将拱手离去,留下四个文臣。
崇祯陷入沉思,先前当众给臣子们打了个预防针,让文武们明白了下一步主要军事方向。
其实在皇帝心中,未来所有大明军队都要整合,最终走向真正意义的皇权化、国家化。
只不过目前国库虽有一定钱粮,但还不足以支撑起太多火器部队,招兵买马要钱、各类装备辎重更是花钱如流水。
为此仅在现有边军及禁军两个师基础上改编,变成每个军辖四个师,外加两个旅,旅一级编制不再属于师级管辖,变为由军部直管,属于特别部队。
旅级在级别上升格,比师级低一级,旅下面调整为直辖多个营、连单位。
每个师改辖五个团,加上部分师属营连,一师约6000余人,每个旅变成近4000人的纯火器部队,这样3万余人为一个军,两军总数接近7万人。
指挥系统上减少一个环节,更加灵活快捷,也用不着招纳新兵,还多出几个较高的职位与编制,那些立了功的将士,也会有相应位置晋升。
而且崇祯打算借着这次东风,将军衔制予以落地,他几个月前整顿禁军时就考虑过,只是当时还不太成熟。
为了让大明军职更快走向规范化,就从这次军改开始实施,待军改完成休整也可以结束了,届时差不多到8月中下旬,时间上京师那边也该处于风口浪尖。
收起思绪,崇祯抿了口茶,见四个臣子都垂着双眸等他训话,继而开口道:
“王爱卿!”
“臣在!”
“军改就按既定方略作以细化,中秋节左右务必完成!”
“臣遵旨!”
“四位爱卿。”
“臣在。”
“此次战役王爱卿乃首功,钱爱卿、陈爱卿、傅爱卿出力不少,王爱卿赏银5000两,其余三位每人3000两!
撤销王爱卿兵部侍郎,改加太子太保,按拟定军衔制封上将,升都督同知,统领北方野战军!
兴和路虽还未收入囊中,不过朕相信卿等定不会让朕失望,陈爱卿就任首任宣蒙总督,加野战军都督佥事!
未来宣蒙处于前线,战时王爱卿有节制陈爱卿之权,待战事结束,军便是军,政便是政,二者各司其职!”
“多谢陛下恩典,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四个臣子跪地高呼。
“卿等免礼。”
“谢陛下!”
崇祯笑了笑,让大家都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