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千户,宣府往京师散布的谣言怎么样了?”
“禀陛下,臣已按陛下旨意办理,另外李指挥使传来消息,锦衣卫对去往京师各个关卡均已严密盘查,可确保无虞!”
“甚好,下去吧。”
“臣告退。”
崇祯知道,留守班子有意无意传出假消息,或许还达不到效果。
不过宣府传回的能够与其印证,锦衣卫还要表现出刻意封锁之意,即便不敢保证百密一疏,但龟孙们绝对会毫不犹豫选择相信。
大明一二十年来面对建奴基本都是战败,这下似乎又不顺,实在太正常不过了。
这龌龊之法必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想到这儿,崇祯不由露出一抹坏笑。
收回思绪缓了缓,问向王业浩:
“王爱卿。”
“臣在。”
“墙内战损何时能统计出来?”
“陛下,明日便会有大致结果。”
“嗯,抓紧考功记功,对于牺牲者,无论是何序列,一律按禁军标准抚恤,受伤儿郎须全力医治!”
“臣遵旨!”
崇祯眉间皱了几下,继而露出沉痛之色。
本次战果自然颇丰,不过损伤也不少,那都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啊,绝不可让将士寒心。
京师英烈祠已接近竣工,觉得还应加点东西更为恰当。
除开这场仗以外,大明立国以来牺牲无数,甚至还有众多将士蒙冤,那些人都该被永世铭记。
远的不说,单论离得近的戚家军,想当年叱咤风云累立战功,到头来却在各方势力斗争下惨遭毒手。
浑河血战,白杆兵孤军奋战建奴,结果友军冷眼旁观,数千儿郎连尸骨都无法收敛。
武人地位必须提高,受了冤屈者必须昭雪,大明英烈必须被后人景仰!
想到这儿,崇祯提起桌案上笔墨,按记忆中那尊纪念碑,画出一个草图并加上标注。
“钱爱卿。”
“臣在!”
“即刻传信内阁,英烈祠按此图再建一座丰碑,朕班师回京之日,便乃揭幕之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臣遵旨!”
钱龙锡接过镇纸,纸张很轻,图上那些字句却重若千钧。
上面赫然写着:“大明英烈永垂不朽!”
诸位大臣受到感染,图中标注了需要列出的各战役浮雕,包括建国以来所有重大战事。
先烈确实该被铭记,一个国家若持续重文轻武,迟早都会化作历史尘埃。
历代士大夫们太狭隘了,殊不知自己能够纸醉金迷,没有将士抛头颅洒热血,又哪里有万家灯火?
文人光靠嘴皮就能让国家繁荣吗?靠嘴皮就能骂死敌人吗?恐怕只能停留于偏激的臆想之中吧。
“陛下英明!”
众人齐声高呼。
“陈爱卿!”
“臣在!”
“牛家窑边墙外立即兴建烈士陵园,时间不够可今后慢慢建,但须让将士尽早入土为安,规制参照京师英烈祠,朕要在儿郎们安葬后率全军祭拜!”
“陛下英明!”
臣子再次高呼,天子表现出的气势与沉痛之色,令他们深受触动。
两百多年了,大明丘八从来没这般扬眉吐气过,而他们这几人的功劳,全都建立在丘八的鲜血之上。
宣府边墙内的混战斩获颇丰,周遇吉等人只要不出意外,墙外同样会取得战果。
大明这场胜仗,虽还谈不上旷古绝今,不过臣子们相信,天子必会带着他们走向一个又一个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