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卿辛苦!”
“为君父分忧,乃臣之本分!”
“哈哈哈,爱卿来京十余日,朕公务繁忙未予召见,今日一见,朕心甚慰也。”
“臣惶恐,多谢陛下!”
宋应星一直都很纳闷,自己就是个举人,没事儿就喜欢捣鼓杂学。
亲自耕过地,制作过一些工科物件,对于圣贤书而言,更热衷于格物。
两年前老家衙门出现空缺,去了县学当教谕(教育局局长)。
结果一纸御令就调他入京,被授予工部侍郎衔,当上科学院副院。
从不入流到官居三品,可谓一步登天。
自己如何进入皇帝法眼,时至今日仍在诚惶诚恐之中,生怕辜负圣恩。
于是他到官地后,几天下来就走了个遍。
还按方正化所说划了一千亩试验地,近日又召集庄户兴修水利。
“宋爱卿,你觉得此处官地如何?”
“回禀陛下,此处土地平整紧邻永宁河,中间还有溪流,实乃宝地也。”
“除此之外呢?”
宋应星顿了顿,说道:
“臣自到此地,便感觉庄户与众不同。”
“有何不同?”
“庄户虽衣不蔽体者甚多,然人人脸上精气神颇佳。
据臣了解,原住民家家都有余粮,说是陛下御赐。
御马监组织工匠,帮着新来者搭建茅屋,让其有了栖身之所,又是发粮食又是给土地,官地各处其乐融融。
现翻出之土地,基本已将小麦下地抢播,预计未来不会耽搁多少收成。”
“嗯,往后还要爱卿多费心,你要将官地给朕搞成大明典范!”
“臣定不负陛下重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甚好,甚好!”
说完望向庄户,崇祯高声道:
“朕的子民们,朕来看你们了!”
几百庄户喜气洋洋,兴奋之色无以言表。
“乡亲们,朕上次所说之事,官地管事可曾全部落实?大家领到补偿粮米没有?”
“陛下,值房补了草民五百余斤。”
“陛下,草民多交的都给了,草民得了三百斤粮,还有2两三钱银子。”
“陛下,草民全家给您叩头了!”
“......”
众人七嘴八舌,有的还老泪纵横,庄户们全都情绪高涨。
“陛下,自退还粮食起,草民一家每天都可以吃上一顿饱饭,农忙时日还开了三餐!”
“哦,是吴老丈,老丈身子骨可好?”
“好着呢,陛下就是草民全家大救星啊,大明有陛下,就是乡亲们的福气!”
吴老汉恭维地说道,看得出他发自肺腑。
崇祯上前捧着他的双手,也没管吴老汉手上脏兮兮。
“朕对乡亲们说过,不但要让大家吃饱饭,还要穿好穿暖!
往后你们一定要好生帮衬宋大人,把官地建成美好家园!”
“一定一定......”
庄户们没有之乎者也,善良淳朴的话语,听起来最为亲切。
“陛下,草民又搭了三间茅屋,全家都住得开了,陛下要不要去草民家中看看?”
“嗯,你家离得近,朕这就去!”
“好啊好啊!”
吴老汉高兴得像个孩子,忙上前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