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很得意,交待乐官们勤加练习,将来必有大用。
随后回到乾清宫,开始他的繁杂事务。
这段时日改成五天一上朝,迂腐无用的奏本几乎没看,要不然还真没时间做其它。
近期设计了新式军服、礼服、各种勋章等雏形,交予画师们去琢磨。
前段时日吩咐的英烈祠,图纸已经看过,工部已开始着手筹建。
江西教谕宋应星,来的时候在军营,没时间召见,便下旨给了一个科学院副院职务,让方正化带他去西苑官地搞农业。
范景文、黄道周、李邦华均已来京,全部走马上任。
西山煤矿全盘接手,巩永固正在清理当中。
杨一鹏、吴振缨已被押回京师,三司正忙着调查论罪。
只要一有空,崇祯就编写数学启蒙教材。
前世好歹是个本科生,打算按21世纪初二水平,作为当下最高教育程度,也就预示着未来得编写很多教科书。
前几天还让王承恩翻库房,找出一个万历年间传教士进献的西洋钟。
可惜一直都放在库房里,年生久远早已无法使用。
洋鬼子该防范的地方要防着,好的东西也得用,可不能像先帝们那般不重视。
忙命老曹派人去福建,给他找些回来,顺便再采买千里眼,数量多多益善。
正写画教材间,李若链、孙承宗求见。
“启禀陛下,辽东抽调之兵已到通州,陛下是否召见各部将领?”
孙承宗作揖。
“是由哪些人统领?”
“副总兵祖宽、何可纲,参将祖大乐、李秉忠,游击吴三桂...”
崇祯细细听完,说道:
“何可纲要进驻禁军,朕过几日去找他,其余人就不见了,爱卿替朕即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遵旨,臣告退!”
皇帝给了他一个微笑,当下那群辽东军阀还没到最鼎盛时期,要不是侯恂带着钱去,说不定还真调不动。
这下既然动了,尤其像吴三桂之流,这一辈子都别想回辽东。
“陛下。”
李若链上前作揖。
“直接说!”
“据属下禀报,定国公府上一家丁行迹可疑,前日去西郊寺庙,随后便有和尚下山,以化缘名义去往兵部右侍郎梁廷栋府上。
和尚今日回到寺庙,又有僧侣化妆成商贩,骑马往北面而去。”
崇祯心中一惊,前些日众多勋贵被拿,还全都被禁了足,有锦衣卫暗中监视,按理不敢造次。
正纳闷徐允祯等人为啥没把柄,大鱼冒了个头,这下有点意思了。
“下属已一路跟踪,臣已吩咐严密监视朝中文武。”
“好,爱卿辛苦!”
“为陛下分忧,臣万死不辞!”
李若链很是虔诚。
“王承恩!”
“奴婢在!”
“去内帑取3千两白银,派人送去李爱卿府上。”
“遵旨!”
“陛下,臣...”
“爱卿素来节俭,休要推辞!朕听闻你那大公子能文能武,在你手下当总旗官,不如提一提位置,以更好相助于你!”
李若链感激涕零,皇帝明显想笼络他,他也心甘情愿被笼络,自家那小子确实也不错,可以栽培一番。
连忙跪地高呼:
“臣多谢陛下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