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臣正在翻看之际,一小太监慌慌张张进阁:
“启禀皇爷,大事不好!”
“一惊一乍作甚,君前失仪成何体统!”
王承恩出言呵斥。
“小臣死罪!”
崇祯摆手道:
“慢慢说,到底何事惊慌?”
“禀......禀皇爷,午门外跪了十余官员,言圣上只准一百人上朝,乃限制言路荒废朝政,要集体叩阙劝谏!”
诸臣听后大惊,下面又在蹦跶了。
崇祯冷笑,跟老子玩叩阙,脾气不小嘛,沉思片刻吩咐道:
“他们要跪,跪着便是,不必理会。”
“小臣遵旨!”
王承恩狠狠瞪了来人一眼,小太监额上全是冷汗,颤颤巍巍退去。
“大伴,命人去看看都有哪些人,给朕记下来!”
“奴婢遵旨!”
见其他人欲起身,崇祯摆手制止:
“诸位爱卿不必担心,就当外面跪了群傻B。
朕自会处置,财税事务更重要,卿等接着谈正事儿。”
“遵旨!”
众人犹犹豫豫应旨,傻B是什么东西?
是陛下夸人的新名词吗?
要是放在以往,皇帝非得立马出去接见。
今儿倒好,风轻云淡跟没事儿似的,实在难以理解。
诸臣暂时收起忐忑,重新拜读起纲要来。
崇祯一直观察几人表情,有的从先前愁眉渐渐变为舒展;有的则如醍醐灌顶,继而又生出忧虑之色。
毕自严放下纸张,朝御案作揖:
“启禀陛下,此纲要实乃经天纬地之策,国库三五载后必可收支平衡!”
“爱卿所言,朕心甚慰,朕不但要良性循环,更要让钱粮满仓!
可你不担心当中一些构想有违祖制,不担心士绅骂朕与民争利吗?”
毕自严表情变得严肃,大义凛然道:
“历朝革新阻力重重,秦有商鞅宋有王安石,我朝还有张江陵。
若将来非要一个人出血,我毕景曾甘当刀下亡魂!”
闻言,崇祯瞬间冒出一股感动,毕自严实乃忠臣良臣也。
他这尚书要是不鼎力支持,就算实施下去,也得不到最优结果,如此也就放心了。
站起身高声道:
“爱卿放心,此策仅为初期筹划,还得进行细分。
要比张江陵做得更详尽,更人性化。
谁要做前宋司马光,朕就杀掉他!
谁要当邹元标、张四维,朕就灭他九族!”
“谢陛下隆恩!”
毕自严感激涕零,司马光坚决反对王安石变法,邹元标张四维整张居正。
都叫一个心狠手辣!
皇帝这般说辞再明确不过,让他燃起的那份希望更加浓烈,更加斗志满满。
“陛下,臣身为首辅,难辞其咎,臣愿为财税新政保驾护航!”
孙承宗朗声高呼。
“臣附议!”
“臣附议!”
“......”
另外两个阁臣、四个尚书,全都一一拱手。
“很好,君臣同心,大明必定中兴有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