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 排行 记录
首页 > 历史军事 > 重生大明1635 >第6章 民间疾苦

第6章 民间疾苦(2 / 2)

上一页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官道桃花缘太古神王他的羽毛使用法我的极品老婆温柔潮汐[先婚后爱]女政府办主任我哭了,我装的[电竞]误惹妖孽王爷:废材逆天四小姐九皇子:开局推到女皇妃修真界幼崽求生指南

初次跑出来崇祯非常小心,还略微装扮了一番,主要是防着周围眼线。

苟日的骆养性以及很多太监,与朝堂文官不清不楚,难保不出卖皇帝。

要是文官一旦炸锅,不是怕他们,而是来不来就引经据典,听着就让人心烦。

万一还搞个落水掉坑之类,那岂不步了便宜哥哥的后尘。

......

全部人身着便装,一人一马,王承恩几个有些紧张,大感罪孽深重。

崇祯觉得好笑,告诫他们放松点,没什么大不了。

走出皇宫,别说,感觉就是不一样。

差不多八年没在城中牵马穿梭,还是当信王那会儿才有此“殊荣”。

做皇帝后基本呆在宫中,皇城很多地方都少有光顾,只有偶尔心烦,登上煤山观望远景,连内城各个衙门,都没去走动过。

外城那边,只有每年去天地坛祈福,才“有幸”光临,城外就更别提了,只有登基那年,去祭拜过一次皇陵。

自己和那群当猪养的宗室,其实没有太大区别,每次出行鸾驾前呼后拥,根本感受不到任何人间气息。

崇祯不由感叹,长期处于深宫,都能把天下治理好?

我信你个鬼!

恐怕只有开国皇帝及远见之辈,才不会墨守成规,而守成君王,基本一个鸟样。

还是所谓圣贤经典“毒害”太深,文官们忽悠也“功不可没”!

......

为避人耳目,几拨人七弯八拐,在阜成门集合。

李若链出示腰牌,守军一脸谄媚放行,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

城门口煤车众多,等待士卒一一查验,阜成门被称为“走煤门”,看来史料所言非虚。

终于出城,回望巍峨的阜成门,无比宏伟,华夏人民智慧令人惊叹。

崇祯从来没在这个角度打量过,前世的秦天更无眼缘。

此处将在三百多年后不复存在,万幸此刻,可以一睹雄姿。

护城河几近干涸,周边并没有想象中的流民,内城这边必然要森严些,外城那方就不一定了。

记得年前顺天府尹禀报过,建奴走后,流民再度汇集外城各门,达到十万之众。

流民早已成为大明隐患,让他一度产生过矛盾心理,巴不得他们自生自灭。

但想到临近年关,动了恻隐之心,命顺天府每日施粥,赏他们一口饭吃。

如今拥有前世今生两个记忆,意识形态不一样了,那种人间惨景,估计只有亲眼目睹,才能真切体会到,便打算先回城时再看看流民。

......

方正化前面带路,避开官道走得不算快,主要是为顾及崇祯的龙屁股。

崇祯好多年没骑马了,有点不适应,看来得经常锻炼才行,将来还想上阵杀敌,没点功夫咋成?

不多时,眼前渐渐有了一些破败小村落,沿途荒野成片,干枯野草一望无垠。

只有临近沟渠一些地方,才有三五成群百姓,穿着破破烂烂,有气无力翻挖土地。

与前世见过的春耕场景,完全天上地下。

那些百姓大多面带菜色,看见马队经过,怯生生停止劳作,警惕地张望。

当下早已立春,却仍旧干冷刺骨,正月期间仅下过一场小雪,很久没见到雨雪了,空气中全是阴冷。

小冰河气候着实可恶,在大自然面前,人们是多么渺小。

哪有什么田园春色,更没有所谓生机盎然,妥妥凄凉空旷。

崇祯心中禁不住叹息: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上一页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新书推荐: 重生大明1635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大明抄家王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镇国世子爷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