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忠心没问题,也有头脑,后世说他打开城门迎闯王,完全乱弹琴,人家那时早都告老还乡了。
张彝宪兼着兵仗局及内库掌印,与朝臣私底下“眉目传情”,这种家伙没啥卵用。
哦,差点忘了,太监本身就没卵。
至于想把二王清理出去,皆因两人后来都是叛徒,对于叛徒绝不可再放于身边,得让苟日的出去咬人。
理了理情绪,崇祯继续道:
“大伴,有几件事需要你速速办理!”
“请皇爷示下!”
“持朕手谕,立即请孙承宗、李邦华、黄道周入朝,钱龙锡也给朕召回来!
调南京兵部右侍郎毕懋康,入京听用,让他将手下工匠一并带来。
寻觅军中武将黄得功、周遇吉,调入京师!”
想了想,接着道:
“着陕西曹文诏之侄曹变蛟,卢象升军中杨廷麟、虎大威,即刻前来京师。
江西教谕宋应星、山东按察使司王徵,南直隶吴江县医者吴又可,通通给朕请来!
以上人等到京后,务必及时禀报,不得有误!”
“奴婢遵旨!”
寻思一番,还有个范景文没提,届时待朝堂理清稳当再调不迟。
孙传庭还在京师当小官,随时都可任用,得把他放在原有时空最合适的地方。
至于算半个牛人的人杨嗣昌,此人应该还在老家丁忧。
不知怎的,崇祯对他很反感,暂时不想用,让他继续守孝算了。
“此外,命人去福建两广,寻找南洋传入我朝新物种,名曰番薯。
全国土豆、玉米等可食主粮,择优选取,一并买个几万斤种子。
朕要把这些农作物,放在官地试种,继而推广,让大明百姓有口饭吃!”
“遵旨!”
“还有,火速派人去河南,向洪承畴传令!”
怕王承恩记不住,便将先前写好的几张御令递给他。
“下去安排吧!”
“遵旨!”
吩咐完,望着王承恩退出的身影,崇祯心里一阵嘘唏。
圣旨流程太特么复杂了,大大限制了皇权,不干实事的官员一大堆,全是吵架专家,已经成为皇权掣肘。
自己要用几个人,为保密都不敢下圣旨,连中旨也不太恰当,只能悄悄搞御令,真特么憋得慌!
对于给洪承畴传令,是他知道当下这一时空流寇行动态势。
宿主老哥性格急躁,把自己想象成军事天才,总喜欢对前线战事指手画脚,规定所谓灭贼期限。
当然,国库穷得连老鼠都不愿意去,战事不能长期拖延,也为主要原因之一。
可战场非纸上谈兵啊,限这限那,完全制约了发挥空间,兵事岂能儿戏?老哥简直比生产队的骡子还要急。
劣迹不能再延续下去了,必须痛改前非!
至于朝堂,目前有温党主导,温党压得东林党与其它诸党喘不过气来,可惜温体仁属于典型的不干实事一类,当首辅完全德不配位,谈得上误国误民。
目前得先稳住他一段时日,利用温匹夫廷推出一些想用之人,再把老温设法搞下台。
届时牛人们来京师助力自己,崭新的一页,必将彻底翻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