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掌柜,有些事需要和您商量。”
薛掌柜闻声抬起头,微微一笑,“原来是林公子,有何事尽管说。”
“学报这边,得停一段时间,目前还有两期稿子,我打算在最后一期之前发个通知,说明一下情况。”
林向安简洁明了地说道,“少说要等到十月才行。”
薛掌柜沉吟片刻,瞬间明白原因,想来是要参加乡试,没有时间处理。
“可是因为乡试的缘故?”
林向安也点了点头:“是的,学报负责内容的人,要去参加科举乡试,得考完回来才能继续。”
“既然这样,四个月不短,通知的内容也得写得清楚明了,不然怕是会引起些许误解。”
薛掌柜也明白,学报并不赚钱,至于暂停也没太大关系,重要的是民报,现在已经是书铺赚钱的重要来源。
但民报的收入对书铺来说,不容小觑,停掉了民报就意味着少赚一大笔,薛掌柜眉头紧蹙,嘴角微微抽搐,脸上满是难掩的焦虑。
迟疑了一下,才小心翼翼地开口。
“那民报这边呢?能继续发吗?”
林向安的脸上带着一抹温和的笑意,轻轻点了点头。
“民报这边倒是可以放心,会继续,就像之前一样,还是王和智负责对接。”
民报方面,程浩随虽然为秀才,但并没有参加此次乡试,而李文山也在,能继续维持民报的运作。
自从参加岁试之后,林向安就将民报渐渐放权出去,有意让王和智负责对接,而程浩和李文山负责内容。
薛掌柜略微松了口气,“那就好。”
林向安则没有停留太久,虽然事情已经交代清楚,但他知道,民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特别是吴家的案件,正是通过民报的舆论作用,最终得到了应有的公正揭露。
民报对于他来说,已经完成了重要使命。
不过后来,林向安还是出了最后一期关于吴家的事,在发这篇稿文时,大大夸赞刘知县,是百姓的好父母官。
可以说在当地,刘知县的声望特别好。
这事倒是让刘知县领了情面,在吴家查抄的田园庄子,当时好多人抢着买,毕竟成片的田地很难得。
其中一处上好农田就被刘县令低价转卖给了林家,将近两百亩田地。
正常买卖,一亩上好农田至少30两银子,但实际买下大概花费了2000两银子。
商户最终到后面是要买田地的,虽然现在要缴纳高额的税收,但等到林向安考中举人了,就可以免税了。
民报的事处理完之后,林向安便回家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