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 排行 记录
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第115章 回到镇上(已补上)

第115章 回到镇上(已补上)(1 / 2)

上一章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官道桃花缘太古神王他的羽毛使用法我的极品老婆温柔潮汐[先婚后爱]女政府办主任我哭了,我装的[电竞]九皇子:开局推到女皇妃误惹妖孽王爷:废材逆天四小姐修真界幼崽求生指南

同一时间,林向安拿下小三元的消息,瞬间传遍了整个双林镇。

吴卓听到了这个消息后,眉头一皱,心里一紧,快速赶回家,将这个消息告诉了他爹吴良曜。

“爹,林向安考中秀才,还拿下了院案首!咱家和他结怨了,该如何是好?”

听到这个消息,吴良曜的心情瞬间跌到谷底。

原本觉得林向安即便考中秀才,也没什么大不了,但谁能想到又拿下了院案首。

此子就这样在他们眼皮底下成长起来,心里又恼又后悔。

这下不仅刘县令定会对此子上心,还有县学的教谕、山长,县里的士绅也会另眼相待。

要不是赵康平,他怎会如此容忍林家,人是走了,但威慑依旧在,这也导致只敢在外地动手。

眼看着,再进一步就是举人,到时候他吴家在这双林镇,甚至是乌程县如何立足?

吴良曜沉着脸,冷声道。

“事已至此,说什么都晚了,我立刻去找大哥商量对策。”

于是父子俩赶紧前往县城吴家。

......

林家送走衙役后,街坊邻居纷纷来林家道喜,一时之间,门庭若市。

王四顺想到王老爷子一直念叨这事,就盼着林向安能考中秀才,他现在走不开身,还得招呼上门的客人。

便让林桥去告诉王和智,让王和智赶紧回乡下,将这好消息带回去。

如今儿子还没回来,至于宴请之事,也不好安排,只能匆忙记下送礼上门的客人,到时候再发请帖。

原先林家生意好,但和镇上的一些大户很少往来,估计别人看不上。

但知道林向安拿下小三元的消息后,很快就有人送礼过来。

若是林向安只是考中普通秀才,这些人都不会主动来送礼。

可一个13岁的小三元,那份量就不一样了。

王和智刚送完货回到林家酒肆,就听到酒肆所有人都很激动,他还纳闷发生什么事了?

结果掌柜跟他说林向安考中秀才了,而且还考了第一名。

瞬间惊呆了,生怕听错了。

掌柜又重复了一遍,说官差都到林家报喜了,怎会有假!

于是立马扔下手里的活,王和智就准备跑去林家,亲自确认一下。

在路上碰到来找他的林桥,确认消息是真的,激动地在原地跳了起来。

“好了,先别激动,我找你有正事,三姨父让你去王家报信,老爷子可一直在等消息呢。”

“好好好,我这就回去告诉爷奶,他们知道了定会高兴极了!”

说完,王和智就立马狂奔起来,林桥看着他瞬间远去的背影,忍不住轻笑出声。

当王老爷子知道这消息后,高兴坏了,出去逢人就说这事,片刻功夫村里人都知道了这事。

之前王老爷子等考试结果,过了好久都没来,以为林向安没考中,大家都快要接受这个结果了,突然就传来考中了,还考了第一名,正儿八经的秀才公了。

纷纷换上笑脸朝王老爷子道喜。

这么出息的孩子,一些人心里感叹,明明身上留着王家的血,偏偏成了外姓。

幸好有王老爷子在,也结下一些善缘,日后村子也能沾点光。

......

定下回去的时间,林向安就带着王和信、林远、杨辉去买些礼品,好带回去送人。

那日拜见学政回来,杨辉想起了酒菜钱和衣服钱,赶紧还给了林向安。

可能心情好,对天热也没有那么烦躁了。

几人逛了半日,在外面吃了午食,才提着东西回去。

离开前,几人一起将院子整理和打扫了一番,想来以后不会再来住了,得好好地物归原主。

第二日,天还没亮,几人就安静地离开了。

城门口已经准备好了马车,比来的时候要好,不过人要少了很多,前面落榜的人,已经提前回去了。

只有他们等榜单的人,才到现在回去。

沿途有衙役保护,一路下来很顺利。

傍晚就回到了县城。

后面知县还要带着这次考中的秀才,到县学明伦堂祭拜,林向安就没有立刻回家,而是住在县里。

让王和信回家去报一声平安。

待林向安卯时去县学,刚到门口,就有人跟他道贺。

基本沿途遇到的人,都来和他搭话,之前还有人说他运气好,但三次下来,都是第一名,那就说明是实力了。

这次县里考中的12位秀才,县学占了六人,有两个出自云林书院,其他的出自私塾。

教官特意将秀才聚在一起,一起作伴回来的。

在县里没有住所的秀才,被统一安排住在县学的学舍。

晚些时间,知县会过来县学,率领新秀才去祭拜孔子和先贤,以表达感谢和庇护。

不仅表达对学问和文化的敬重,也是对新秀才的鼓励与褒奖。

林向安直接去找了杨辉和孙文石。

秀才的装扮在学子中特别明显,稍微一打听,就很快找到了人,都在伙房吃早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回来的路上,都已经结交认识了,见他来,大伙纷纷热情地邀请他一起吃。

不过林向安已经吃过了,便坐在一旁等大家。

待大家吃完早食,正准备找个空屋坐坐聊天,等待知县的到来。

有个小厮过来,说周教谕召见他们。

一进屋,不仅有周教谕,还有不常露面的徐山长也在。

两人先恭贺了众人,然后语重心长地给了些叮嘱。

提醒大家成为秀才,不能松懈,这才是科举第一步。

以后他们要参加,每三年一次的岁试,考试成绩太差的,次数多了,有可能会被取消秀才的资格。

若要参加下一次乡试,得先参加三年一次的科试,只有成绩一二等的秀才,才能参加乡试。

给大家兴奋之余敲了一个警钟。

还给了一些读书建议,与童生需要申请不同,秀才都能够入读县学。

若是秀才想去府学读书,有两个途径。

第一个途径:可先入读县学,在考试中名列前茅的秀才,才会被推荐进入府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新书推荐: 重生大明1635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大明抄家王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镇国世子爷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