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又聊了一会,就各自忙各自的事去了。
在林夏枝忌日前一天,林桥终于回来了。
提起一天,林向安和几位同窗好友请了半日的假,说是中午再过去。
一大清早,林家人就开始准备,林夏枝的墓地和林老爷子挨在一起。
除了一大家子人,还有大姨、小姨也都会去,拜祭完后,就会到林家聚一聚。
如今小姨林冬香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大的是女儿,小的是儿子。
而赵二的墓地,只有林桥和林远两兄弟一起去。
赵家的人看到长大后的林桥和林远,知道他们过得很好,想缓和关系,但两兄弟压根不理他们。
如今两人户籍已经落在林家了,早就和赵家没有关系了。
之后的日子,林向安就成为了:两眼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
直到年后,县衙贴出告示,通知县试开始报名,二月立春后,第二日正式开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夫子带着五个人去县城,进县城还得交1文钱的过路费。
到了县衙的署礼房去拿报表登记。
登记表上,除了写自己姓名,要写同互结保其余四名童生的姓名,还有互结廪生的姓名。
要写祖上三代和业师的姓名,以及左邻右舍的户主姓名,籍贯地址,以及年纪和学子样貌描述。
填好后县衙会盖上印章,由考生自行保管,类似现代考试的准考证。
一系列手续办完了,也没有再县里多待,大家就一起回去了。
见李夫子没有提到钱的事,几个人回去后,第二天一起送到李夫子面前。
林向安率先开口表达了对夫子的感激,除了这些年的教诲,这几个月全力配合他们。
不管怎么样,这钱李夫子都应该收下的。
“李夫子,感谢您多年的教诲,我们听说互结保的廪生是需要收费的,具体不知道多少,所以我们商量着一人出一两银子给您。”
李夫子愕然,没想到教的几个学生这么贴心,但他不能收。
“你们的心意我领了,这钱你们拿回去,后面还有要用到的地方。”
薛文逸摇摇头,“李夫子,这一两银子,您就收下,若我们不知道这事还好说,如今知道了,万万不能不给的。”
“是啊,您就收下吧!”
杨辉、宋桐、冯辰异口同声劝道。
见他们这样,李夫子也不好再推辞,便收下了。
报名之后,感觉时间嗖嗖地就过去了。
冯辰、宋桐、薛文逸家里本来在县城就有住处,所以大家约好考场见。
林向安和杨辉一起提前了两天去县里,家里为他安排了住宿。
当初王四顺说好规划进县城,早早买好了离县衙较近的小户型院子。
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
而林远早早过来将屋子收拾好,只需要林向安拎包入住。
杨辉他爹也是林家豆腐坊的销售伙计,而且来县城的学子多,周围的客栈早已经被订好,甚至涨价。
于是两人就住在了一起。
提前两天到,主要是为了适应环境,另外就是去踩点看一下考场。
开考的那天凌晨,在快到五更天时,噼里啪啦鞭爆竹声,响彻县衙周边。
这是提醒学子们要起来了。
外面一片黑暗,林向安听到了动静,立马从床上起来。
还没有穿好衣服,就听到门外林远敲门的声音。
“向安,该起床了!”
【我正文没法传图片,可以点击我的头像查看这一话的作者有话说,在哪上传了互结保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