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个目标已经完美达成。
满清元气大伤且毛也没抢到。
此时不送对方出关还等什么。
真要是盲目开启大会战然后锦衣卫大败。
到时候大明的局势会有多酸爽你自己去想吧。
方岳贡的发言还在继续。
“陛下,北方诸省冬小麦收割迫在眉睫。
此时实不宜继续打下去。
否则北直隶,山东,河南刚刚稳下来的局面恐怕又要崩了!”
“唉!”崇祯长吁短叹。
现如今的六部尚书都是保皇党。
这些人说的话崇祯必须听,否则他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
“史爱卿,关于后面的仗如何打。
你和大都督商量着办吧。
一切以我大明的利益为重即可!”
“呼!”见到崇祯没有继续犯病六部尚书全都长出了一口气。
只要把战事的决定权交到大都督手里,结果就差不了。
这是六部尚书共同的心声。
在沈战未表现出反意的情况下,六部尚书对他的支持绝对到位。
“陛下圣明!”六部尚书齐齐送上马屁。
稍后,史可法将崇祯的意思转达给沈战。
其实多尔衮一直在使用反间计诋毁沈战。
各种关于沈战的黑料一直在大明京师里流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只不过呢,在六部尚书的合力弹压下这些风言风语根本没有机会传到崇祯的耳朵里。
不得不说一个稳定的大后方对在外领兵的武将来说太重要了。
虽然现在南方各省皆反,但沈战从不后悔自己干死了朝堂上的这个党那个党。
留这些人在朝堂上沈战这仗根本就没法打!
大明内部的思想统一了,多尔衮的思想却混乱了。
死了三万多人,逼毛也没抢到一根。
就这么灰溜溜地返回盛京,多尔衮实在是不甘心。
什么,多尔衮输了决斗不退兵就是违约?
你是后世来的吧,在这个野蛮时代哪有什么契约精神。
那不过是多尔衮为自己留的一个退兵借口罢了。
用不用这个借口那不得看多尔衮的心情嘛。
就在多尔衮纠结要不要纵兵抢劫一波的时候,沈战的书信来了。
“报,明朝大都督沈战让人给摄政王送来亲笔信!”
“呈上来!”多尔衮感兴趣地说道。
此时沈战来信百分百是催促他履行赌约。
说白了就是赶多尔衮快点走。
不过呢,这个理由可不够,沈战还要拿出更有分量的东西才行。
当多尔衮仔细阅读一遍沈战的来信后他震惊了。
“此人不除必为我满清大患!”多尔衮感慨地说道。
当多铎、豪格和范文程先后看过沈战的信后,几人全都服了。
沈战此人是真的苟!
看看沈战在给多尔衮的信里都说了什么吧。
头一件事,沈战假好人般跟多尔衮提了军粮的问题。
【自盛京千里运粮十去其八,实不智也!】
【何不原地取粮,以免无谓浪费!】
【一马换二十五石粮食,公平合理,何不易乎?】
沈战:多尔衮啊,你从盛京千里运粮可不是聪明的选择啊。
这一路上折腾下来人吃马嚼的。
十万斤粮食不得损耗掉八万斤呀。
要想不这么浪费最好的办法便是就近筹集粮食。
去哪里筹集呢,你找我沈战啊,我有粮。
一匹清军的优质战马在大明北方可以卖到五十两银子。
五十两银子在大明北方可以买到二十五石(3000斤)粮食。
所以说啊,你用战马跟我换粮食。
一匹战马换二十五石粮食,这是公平合理的交易。
这样的交易我们为什么不去做呢?
“呵呵呵!”
多尔衮,多铎,豪格,范文程等人纷纷苦笑。
满清的高层已经兴不起臭骂沈战的兴致了。
跟沈战这个苟王打交道久了他们也摸清了对方的脾气。
你要是跟沈战生真气那么你就输了。
为啥,因为气死你本就是沈战的目的之一。
笑过之后多尔衮说出了一句自己都不敢相信的话。
“要不然跟沈战换点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