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的情报营有效阻击了多尔衮的大军。
多尔衮预计会在两天半之后抵达通州城北门。
再有一个新消息就是多尔衮只带了两万五千人过来。
这孙子竟然在古北口留了五千人之多。
看来是很怕我们抄了他的后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多尔衮还是稳健呐!”沈战不禁感叹道。
沈战一直都有偷了古北口堵死建奴大军的野望。
现在看来可行性不高。
李岩分析完敌情后顺便把自家的情况也说了一下。
他用棍子点向通州的位置。
“据高文采营长传回来的最新情报显示。
多铎大军连续猛攻通州城三日。
通州城保卫战已经打成了绞肉机模式。
前三日建奴阵亡5800多人。
高营长的步兵二营阵亡1400多人。
原通州城守军阵亡1200多人。
我军共计阵亡2600多人。
如果没有援军的话高营长预计他最多还能守十天。”
“这么短!”有人质疑道。
通州城内物资堆积如山,照说守起来应该很容易才对啊。
“不短了,多铎的三十五门重炮已经快把通州城西面的女墙给轰没了!”李岩解释道。
“嘶!”众人闻言一阵牙疼。
没有了城垛和女墙高文采可太难了。
众人不禁为高文采捏了一把汗。
李岩不顾众人的感慨,继续说起了锦衣卫中军的情况。
“今天攻击豪格大营我军损失惨重。
现在吾手里只有一个大概的战损数据。
骑兵一营和二营加起来阵亡1800人左右。
杜寒的步兵一营损失最重,共计阵亡1600多人。
田虎的步兵二营情况稍好一些,仅阵亡600多人。
此营建制还算完整,尚有一战之力。
今日我军共余人出战。
阵亡约4000人。
尚有多可战之兵!”
“呼!”众将的呼吸略显急促。
一个上午的战斗伤亡四千人,战争实在是太残酷了。
虽然杀伤和俘虏了七千建奴,但众人脸上并无太多喜色。
至此,李岩的军情分析完毕。
形势已经非常明朗了。
北京城固若金汤,不需要沈战操心。
多铎和豪格抱团之后对高文采形成了碾压之势。
多尔衮不久之后也会加入战团。
若想牢牢地将战争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沈战的最佳选择便是:驰援通州!
想通所有关节的沈战开始下达作战命令。
“众将听令!”
“哗啦!”一众高级将领分列左右两侧。
沈战巡视一周后朗声说道:
“杜寒率步兵一营负责善后工作。
让1900名八旗汉军俘虏给老子干活儿。
焚烧人、马尸体,然后挖大坑掩埋。
记得坑挖大一点。
等活干完之后把所有的俘虏一起给老子埋了!
杜寒处理完所有事情后回京城补全建制。
等待下一步作战命令!”
“末将领命!”杜寒神色不变地说道。
杀人是杜寒最擅长的事情,杀俘虏也没问题。
个别将领面露不忍之色,但在沈战的威势面前不敢有任何的表示。
沈战杀俘,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渐渐的众人也摸清了沈战的脾气。
凡帮助建奴杀害过汉人同胞的人。
只要落在了沈战手里基本上都是死路一条。
沈战继续发布军令。
“其余诸军皆随本都督驰援通州城。
田虎为先锋。
重炮营和亲卫营居中。
骑兵一营和二营护卫左右。
李友垫后。
半个时辰后大军开拔。
天黑前务必赶到通州城下!”
“喏!”众将齐声答道。
沈战的决定几乎要逼死多铎跟豪格了。
沈战亲率多人的锦衣卫大军抵近通州城。
若是让这些人进了城,即使八旗大军死光了也攻不下通州城。
若是不让这些人进城,那么就得跟沈战在城外决战。
此次清军入关已经损失了三万大军。
其中死人最多的战斗就是北京城下的两次决战。
第一次决战,镶红旗建制让沈战给打没了。
第二次决战,豪格连大营都丢了,还搭进去七千条人命。
现在只要一提到“决战”二字。
多铎跟豪格的脑瓜子里边就嗡嗡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