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说这个已经没意义了,沈战本来也不指望他们。
普通的明军在野外遇上清军主力基本上都是送。
甲不如人家,武器不如人家,机动力不如人家。
根本就没法打!
明军所谓的人数优势在清军那里没任何意义。
至于那些只有三五百兵的小县城,不提也罢。
仗怎么打全看沈战和史可法二人的心情。
沈战作为大都督是明朝最高军事长官。
他当仁不让地走到了地图前。
“京城东直门和朝阳门是我锦衣卫大军的出城通道。
其他城门半个月后全部堵死。
这半个月是留给城外百姓的逃生时间。
半个月之内不肯入城者皆任其自生自灭。
史大人守好京城即可。
野战的作战任务全部交给锦衣卫大军负责。
此战不败建奴,锦衣卫全体以死谢罪!”
“啊!”崇祯和六部尚书心神巨震。
实在是沈战的发言太有冲击力了。
现在尚不清楚建奴大军有多少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根据以往的经验绝对不会低于六万。
锦衣卫的战兵实际上只有三万人,剩下的都是辅兵。
沈战仅凭这点人马就敢出城野战。
还立下了“不胜不归”的军令状。
这得是多大的勇气,多大的自信啊!
崇祯以商量的语气对沈战说道:
“大都督,不如由史爱卿防守京城。
然后由你亲率锦衣卫防守通州城。
二者互为犄角,想那建奴必不敢全力施为。
时间一长建奴必因粮少而退兵。
不知大都督意下如何?”
沈战听得满脑门黑线。
陛下诶,您不是说打仗的事儿都交给武将做主吗?
要是战争细节由陛下您来微操的话,那也不用打了,直接投不好吗?
11.6万大军困守两座孤城,还他玛德大言不惭说成是犄角之势。
陛下您这个微操的水平也是没谁了。
看到沈战闭口不言,崇祯意识到自己的老毛病又犯了。
“那个,朕只是建议啊,建议!
是否采纳还要看大都督的全盘规划。
不过通州码头堆积了大量粮食和物资。
这些东西绝不能落到建奴手里。
所以朕的建议是……”
“陛下!”史二愣子终于忍无可忍,高声喝止了崇祯的滔滔不绝。
范景文、邱瑜和方岳贡三人均脸色阴沉。
这脸子显然是摆给崇祯看的。
玛德,既然大家都承认沈战乃当世名将。
那么将北直隶的战事全权托付给沈战就完了。
陛下您还在这里逼逼个嘚儿呀。
咋地,连你一个弱鸡都能想到的问题,人家大都督想不到吗?
待崇祯彻底闭上嘴之后沈战终于开口说话了。
“陛下,臣会在北京城和通州城之间设伏。
两城之间的四十五里路就是建奴大军的黄泉路。
这一仗具体如何打恕微臣不能提前透露。
陛下只要带领群臣守好京师即可!”
“呃,好吧,朕一定会带领群臣守好京师!”崇祯遗憾地说道。
崇祯,战争白痴,军事素养几乎为零。
但此人却是典型的又菜又爱玩。
事关大明国运的数次大会战都因为崇祯的参与而惨败。
这一次,沈战不会给崇祯任何参与军事决策的机会。
如果崇祯还敢像以前那样战争打到一半连发数道命令给主将。
沈战不介意让崇祯体验一把什么是“皇帝的话就是放屁”!
从四月十一开始,京师地区的百姓总动员。
北京城,遵化城,通州城。
百姓们按照就近原则大规模向这三座朝廷重点防御的城池聚集。
鉴于北京城城最坚、兵最多,向这里聚集的百姓自然是最多的。
通州城粮食多得一两年都吃不完,因此向这里聚集的百姓也不少。
遵化城看上去最不靠谱,因此去那里的百姓最少。
就在大明京师几十万百姓总动员的时候,冷口关争夺战正式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