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山西一切行动听从总兵周遇吉的指挥。
你可听懂了?”
“末将领命!”王常兴激动得浑身颤抖。
他之前只是个正六品的守城千户。
崇祯一下子给他升到正三品的参将,这哥们儿可算是一步登天了。
沈战又赋予他独立领兵出征的权力,这大明将星的行列中很快就会多出他王常兴的名字。
这一切都是王常兴拿命换来的。
其实在防守广宁门城墙那段时间里,王常兴至少有三次无限接近死亡。
他不死只能说是家里的老祖宗在保佑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沈战点将,崇祯和史可法、范景文、邱瑜、方岳贡等几个重臣都在旁观。
见沈战条理清晰地解决了山东、山西和陕西的问题,几人总算是缓了一口气。
这大明的东边和西边貌似都能稳住了。
剩下的就是南边和北边。
沈战没有让众人失望,而是继续按照自己的规划点将派兵。
“中军都督黄得功何在?”
“末将在!”
黄得功也有了新的身份:中军都督。
崇祯给他划定的管辖范围是河南+南直隶+浙江。
这个区域内的一切军事行动都归黄得功指挥。
明朝最富裕的差不多也就是这个区域了。
可见崇祯对黄得功有多么地信任。
沈战:“黄得功,本将命你领兵十万出征。
粮草只能给你一个半月的,剩下的到了江南自己购买。
但是银子可以给你220万两。
你到了江南杀多少人吾不管,吾只要两个结果。
第一,京杭大运河必须保持畅通。
江南的粮食和物资必须源源不断地运往北方。
第二,地主武装或当地的明军闹事皆斩之。
一旦京杭大运河中断或南直隶失守,你提头来见!”
“嚯!”皇极殿内众人全都从天灵盖凉到了脚底板。
沈战的命令太狠了!
可以想象的,文官集团的反击有几个关键点。
第一,破坏京杭大运河的运输,让地处北方的京师断粮。
第二,地主武装联合起来闹事,公开跟朝廷对抗。
明末的地主武装是非常强大的,尤其是南方。
原本的历史上李自成被清军击败后率军退往江南。
结果被江南的地主武装给干死了。
要知道当时李自成身边是有大量顺军精锐的。
就这依然不是人家地主武装的对手。
你就说那些地主武装有多强大吧。
这么说吧,如果黄得功放任不管,江南的地主武装联合起来绝对能拉出一支五万人的军队。
五万人在钱粮充足的情况下能干太多事情了。
而沈战对待地主武装的态度是什么呢?
一个字:杀!
什么他玛德三万、五万的,三百、五百也不行。
凡敢冒头闹事者统统杀之,一个不留!
这就是沈战那句“你杀多少人我不管”的具体解释。
崇祯瞬间觉得自己又行了!
玛德老子有了这样的驸马还有什么可怕的!
不管对手打出什么牌,朕一律出驸马,看谁弄死谁!
文官集团搞事情的第三个点就是使用钞能力策反当地的明军。
武将贪财好色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嘛。
这些东西恰恰是地主和富商们最不缺的。
只要银子和女人给足,真的有机会策反当地的明军。
这就相当于是拿来主义。
明朝的兵,地主和富商只要花点小钱就能让他们变成自己的兵。
真要是这样黄得功的工作就不好开展了。
明军打明军,这个命令黄得功敢下吗?
现在沈战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不服你黄得功将令者皆杀之!
众人再次在心中嘀咕了一句:“狠,沈战太狠了!”
只有熟读历史的沈战明白。
有些人你跟他讲道理是没用的,只有杀得人头滚滚他们才会听话。
你去跟明末那些有钱人讲道理。
告诉他们李自成和满清建奴来了不会惯着你们的。
他们会杀了你全家,然后抢走你所有的银子。
那些有钱人根本就不信。
他们会说朝代随便换,世家永留存。
结果呢,满清八旗入关后把很多村子杀成了鬼村,把很多城池杀成了鬼城。
满清八旗对待南方富户的态度就是一个:人杀光,银子抢光。
当中原大地人头滚滚的时候这些有钱人才想起崇祯的好。
崇祯这个皇帝贱啊,软弱啊。
他可谓是无底线地惯着士大夫集团,地主和富商也因此受益。
当崇祯死了之后铁三角利益集团才发现原来这样的皇帝只是个例。
换一个统治者是真不惯着他们呀!
说杀就杀,说抢就抢。
沈战:不要后悔,我来了,我也不会惯着你们的!
“末将领命!”
当黄得功从沈战手中接过令箭这一刻便意味着江南富人们的安逸生活要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