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六年十二月初一。
沈战回到千户所办公。
他的官职从锦衣卫千户变成了指挥佥事,品级从正五品升到了正四品。
带兵上限从十个百户升到了十六个百户,即1800人。
多出来那一个百户是崇祯特许的。
崇祯怕沈战让人干掉,所以特许他多组建一支百人卫队。
沈战刚到卫所,锦衣卫千户高文采便前来报到。
高文采此人有勇有谋,且忠君爱国。
上辈子北京城被李自成攻破后,高文采杀一家十七口,然后陪着崇祯一起去死。
照说这样的人应该混得不错,事实却恰恰相反。
高文采有一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不愿意与贪官污吏、尸位素餐之辈交往。
巧了,锦衣卫都指挥使吴孟明刚好就是个尸位素餐的贪婪家伙。
你就说吴孟明看高文采能不能顺眼吧。
正因如此,崇祯这边刚一给沈战升官,吴孟明立马就把高文采给踢了过来。
吴孟明现在主打一个佛系。
有事让沈战上,仇恨让沈战拉,他吴孟明跟着分银子就好。
至于说高文采这种不合群的刺头自然也扔给沈战去收拾。
“末将高文采拜见指挥佥事大人。
不知卑职能为京师保卫战做点什么?”
高文采一上来就主动找活儿干,顿时把沈战给整笑了。
这哥们儿倒是有点史二愣子的风采。
沈战一边品茶一边查看着最近半个月的战报,顺便还询问了一下高文采的看法。
“高千户,你有否查看近期的战报。
你认为我大明当下最大的危机是什么?”
一提到战事高文采立刻来了兴致。
他早就想找一个志同道合的人倾诉了。
“回佥事大人,卑职每天都会查看前线的战报。
同时也会关注这北京城内的变化。
卑职认为我大明当下有两大危机急需解决!”
“哦,是哪两大危机,高千户说来听听!”沈战顿时来了兴致。
得到鼓励的高文采立马打开了话匣子。
“这第一个危机就是各地守军抵抗意志不够坚决。
流贼军每次攻城,我大明这边不是举城皆降,就是有人偷偷开城门放贼军入城。
这跟流贼军的恐吓战术有关系,也跟守城军的士气有关系。
末将担心流贼打到北京城下的时候。
这北京城内也有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人偷偷放流贼大军入城。
真要是那样的话,陛下所做的一切,史大人所做的一切便都毫无意义。”
沈战眼前一亮,高文采果然如史书上所写的那样是个知兵之人。
“高千户,对于这第一个危机你可有解决之法?”
高文采痛苦地抓了抓头发。
“末将确有解决之法,但是末将做不到!”
“说与本官听!”沈战命令道。
高文采不甘地说道:
“我大明守军多有投降之辈。
其主要原因就是流贼军师李岩发明的恐吓战术在起作用。
几万大军列阵于城外不停地举着刀兵呼喝,确实没几个人能受得了。
唯一的破解方法就是派一支部队出城野战。
只要正面击退了流贼军,城内的士气必然倍增。
然末将自认没有在野战中击退流贼大军的能力!”
沈战笑了,你没有这个能力哥有啊,这事儿不就简单了嘛。
沈战:“你要说的第二个危机是什么?”
高文采:“这第二个危机就是北京城内的细作(间谍)问题。
随着流贼大军越来越接近北京城,城内细作的行为越发嚣张。
他们有的散发传单,散布反动言论,动摇军心民心。
有的伺机破坏军需物资。
更有胆大者袭击官员府邸,刺杀重要人物。
下官还探听到流贼细作准备干一票大的,据说他们要烧掉京城内的粮仓!”
沈战默默地听着高文采讲述,对于这些事情他并不意外。
崇祯统治下的大明本就是一艘四处漏风的破船。
这大明京师之内有个两三百的流贼细作真是太正常不过了。
“啪!”沈战将一沓战报摔在了桌子上。
跟高文采聊过之后沈战的思路基本清晰了,这些战报不看也罢。
对于沈战来说要想挽救大明他眼下需要做好两件事。
第一,练一支强兵,于北京城下打掉流贼军的锐气。
第二,干好锦衣卫的本职工作,肃清城内的细作。
捋清了思路之后,沈战立刻行动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