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要想守住北京城,首要任务是选拔一个得力的兵部尚书。
没有这样一位专业人士统筹调度全国兵马,想打好一场百万人规模的大会战纯是痴人说梦。
前任兵部尚书告老还乡时推荐史可法接任自己的职位,崇祯皇帝拒绝了。
新乐侯刘文炳代替崇祯皇帝巡视江南。
他回到京城后向崇祯推荐了史可法,夸赞此人德才兼备且忠贞不二。
崇祯再次拒绝,然后刚愎自用地推自己看着顺眼的张缙严上位。
结果张缙彦并不看好大明的未来,在利益的驱使下他秘密投了李自成。
张缙彦通敌叛国,崇祯被啪啪打脸。
如果崇祯到此时仍不知悔改,那么神仙来了也救不了大明。
崇祯沮丧地说道:“之前是朕错了!
史可法忠心可鉴,做事能力突出。
朕却因为听信谗言将他贬到南京兵部去养老。
朕这就下旨任命史可法为兵部尚书!”
“陛下英明!”刘文炳和巩永固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了。
史可法有能力是有能力,但缺点也很明显。
他的缺点就是不会做人。
面对手握大权的贪官污吏史可法从来不给对方好脸子看。
这种行为说好听点叫嫉恶如仇,说难听点叫情商低。
你去看看沈战是怎么做人的。
锦衣卫指挥使吴孟明无能无德,东厂都督王之心心狠手辣且贪婪,他们都是沈战厌恶之人。
结果沈战却对二人恭敬有嘉,每次得了好处还不忘给二人送上一份厚礼。
这是什么,这就是高情商。
维护好了这两个顶头上司沈战才能安心发育,否则他就会寸步难行。
眼睛里容不下沙子的史可法永远都做不到沈战这样。
刘文炳心中仍有许多担忧,于是提前给崇祯打起了预防针。
“陛下,史可法清正廉明、性格刚直。
臣担心他入朝后触碰某些人的利益。
从而导致朝臣在陛下面前抹黑、诋毁他。
到时恐怕……”
崇祯无奈地摆了摆手,道:“新乐侯尽管放心。
无论是朝臣进谗言,还是史可法当面顶撞朕。
只要他的意见和想法对大明有利,朕都会忍他让他。
大不了等打退了流贼和建奴朕再把他赶回南京去养老!”
“呃,这……,陛下圣明!”刘文炳还能说啥,崇祯能让步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崇祯:“王承恩,速速拟旨。
任命史可法为兵部尚书。
命其即刻前往京师赴任!”
“喏!”王承恩躬身答道。
兵部尚书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要解决的是支援周遇吉守住宁武关的问题。
宁武关是李自成大军进入山西腹地的咽喉要道。
只要宁武关还在大明的手里,后面的大同镇总兵姜镶和宣府镇总兵王承胤就不敢轻易投降。
否则明军来个南北夹击,很可能将大同镇和宣府镇给包了饺子。
上一世,周遇吉在宁武关死守不退,斩杀李自成的大顺军十七万多人。
这一战差点将李自成给打自闭,李自成甚至滋生了放弃攻打北京的想法。
最后还是兵部尚书张缙彦在朝中使坏帮了李自成一把。
他先是隐瞒了周遇吉被困宁武关的战报,接着又掐断了周遇吉的援军和物资。
最终导致周遇吉兵败身死。
周遇吉战死,宁武关失守。
后面的大同镇、宣府镇、居庸关整条防线集体投降。
李自成的大军仅用十七天便从宁武关绕了一大圈直抵北京城下。
崇祯被李自成的闪电战打了个措手不及,这才有了李自成两天破北京的名场面。
这一世,既然崇祯提前听到了风声,他自然不会重蹈覆辙。
现在北线防御的重点只有一个,那就是增兵宁武关,让周遇吉死死地钉在那里。
巩永固举贤不避亲,张口就推荐了一个自家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