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歹是做了十六年皇帝的人,关键时刻尚有一分静气。
“微臣参见陛下!”
“免礼平身!”
“沈战,抄没的银两何在?”捋清思路的崇祯最先问起了钱的事情。
他是真的穷怕了,没钱没粮就动不了刀兵。
所有的想法都需要用银子支撑。
“回禀陛下,22万两白银已运至宫门外。
另外还有价值超过两万两的物资封存在福荣商号。”
听到银子被沈战带过来了,崇祯的眼中瞬间有了神采。
“王承恩,立刻安排人去宫门处接收银两。
另外再派人去把福荣商号封了。
事情要做得隐秘,以免打草惊蛇,懂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老奴遵旨,老奴明白!”王承恩躬身回答道。
处理完钱的事情崇祯再看向沈战顿时感觉顺眼了很多。
“沈战,将张缙彦一党通敌叛国一事细细道来!”
“喏!”沈战行礼后细说起了审讯的过程。
“商号掌柜张春生是张缙彦的族人。
走私军火和传递军事情报均由此人负责。
二品武者刘强辉是流贼军师李岩的侍卫副队长。
流贼派他过来的目的就是主事和监视。
此二人都是扛到第三轮酷刑才招的供。
另有四名福荣商号的管事招供。
六人的供词反复对比后基本一致!”
“杀了多少人?”崇祯眯着眼睛问道。
“回禀陛下,共诛杀197人。
其中20人为流贼奸细,这些人个个武艺高强。
12人为商号普通护卫。
审讯时死了四个管事人员。
其余均为马夫、力工等杂役。”
崇祯闭上眼睛想了一下。
既然有多达20名身手不凡的流贼奸细,还来了一个真正的高手坐镇。
那么张缙彦通敌叛国一事基本上坐实了。
锦衣卫动用三轮酷刑才审出重要信息,期间还折磨死四个人。
看来活下来这六个人的口供有很大的可信度。
既然事件的性质准了,那么就涉及到如何善后的问题。
“沈战,你觉得接下来的事情应该如何处置?”崇祯开口问道。
照理这种时候沈战应该少说话为妙,一切让皇帝自己拿主意才是正理。
否则事后出了纰漏崇祯不把锅甩到沈战的头上才怪呢。
然而,沈战可不敢让崇祯乱来。
史书上写的清清楚楚,崇祯这哥们儿有两大特点。
第一,能力不足,他自己拿主意的事情很多都是错的。
第二,耳根子软,易被大臣们忽悠。
明朝很多武将被崇祯杀害都不是他的本意。
那些人被处死基本上都是源于文官们的拱火和抹黑。
于是,沈战不得不大胆说出了正确答案。
“回禀陛下,臣认为应该借着上朝的机会将兵部所有官员扣押在皇宫之内。
另外,臣建议立刻抓捕和审讯主犯张缙严。
然后根据张缙彦交代的名单快速抓捕其同党。
正所谓擒贼先擒王。
只要这些关键人物出不了皇宫,外面就无人发号施令。
到时候即使京城会乱也乱得有限!”
崇祯懵逼地看着眼前的小小锦衣卫百户。
扣押兵部所有够品级的官员,你怎么敢想的呀!
“沈战,这样做怕是不妥!”崇祯显然没有大刀阔斧处理事情的魄力。
沈战一句话就帮崇祯下定了决心。
“陛下,这些人是要造反。
一旦您放这些人出宫,大明江山恐怕不保!”
“啊!!!”崇祯一拳砸在了御案上。
大明江山不保这几个字触碰到了崇祯的逆鳞。
他现在最听不得这几个字。
“沈战,你有没有信心在这宫内撬开张缙彦的口。
朕最多给你一个时辰,迟恐生变。”
“臣只需要半个时辰!”沈战干脆利落地答道。
“好,朕信你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