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道宗的拜师仪式圆满落幕,广场上热闹非凡,门内弟子们三两成群,相互寒暄着。
阳光洒在众人身上,为这场庆典增添了几分暖意。
古兰嫣的父亲古晟,因公务缠身,匆匆与女儿叮嘱几句后,便先行离去。
君以谦也回凌云宗参加招生大典的事了。
留下古兰嫣一人,星辰道宗已经是她的宗门了,没有什么不放心的。
正在与几位师兄寒暄,熟络一下感情,正聊到问到师父取字的含义时,大师兄妙生、二师兄妙春和三师兄妙德,神色有些一言难尽。
“师兄们,你们这是怎么了?”古兰嫣满脸疑惑,轻声问道。
大师兄妙生率先开口,苦笑着说:“师妹,你可知道师父是如何给咱们取的法字的吗?”
“哦?师兄们的法字是有什么深意吗?”古兰嫣眨了眨眼睛,好奇地说道。
二师兄妙春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师妹有所不知,师父给我们取法字的时候,都有着独特的含义。”
“就说大师兄吧,他继承师父的符法,师父取‘妙笔生花’之意,给他取名妙生。”
大师兄妙生替师父找补一下:“师父是希望我在符法一道上能够妙笔生花,有所建树。”
二师兄妙春接着说道:“那便说我,我习道医之术,师父便以‘妙手回春’为意,赐我法字妙春,期望我能以医术救人。”
啊?就这么随意的吗?
“那三师兄是因为什么?”
三师兄妙德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嘛,算是个意外。”
大师兄忍不住开口了,三师弟的经历更是奇特。
“他是四长老星钧道长的儿子,当初师父见他天赋卓然,便收他为徒,本是妙手偶得,就取了个‘妙得’。后来还是四长老觉得‘得到’的‘得’不太合适,争取了一下,才改成了‘品德’的‘德’。”
三位师兄齐齐叹了口气,脸上满是感慨。
古兰嫣听得饶有兴致,愈发好奇自己法字的由来了。
三师兄妙德神秘兮兮地凑近,说道:“师妹,师父对给你的字可重视了。一开始,特意取了好几个字,像‘善’‘灵’‘清’,个个都是道家的好字。师父一时间难以抉择,还特意起卦问道祖。”
“然后呢?”古兰嫣迫不及待地问道。
“结果一阵风吹过,把写着这三个字的纸条吹落到了莲池中。师父看到这一幕,似有感悟,一直赞叹,妙啊!妙啊!然后,师妹你的法字就出来了,师父取字‘妙莲’。”三师兄妙德绘声绘色地描述着。
古兰嫣听完,一时间有些难以接受,不禁皱起眉头,说道:“啊?我怎么觉得那三个字哪一个都比‘妙莲’好呢。”
大师兄妙生拍了拍古兰嫣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师妹,师父这么做必有深意。莲花在道家象征着纯净、超脱,或许师父是希望你能在修行路上,如莲花般出淤泥而不染,达到更高的境界。”
二师兄妙春也点头赞同:“法字只是个开始,更重要的是我们在修行中领悟其中的道。”
“唉,师父没给师妹你取字妙言,妙语呢,也挺好听的。”三师兄年纪小,比较直率。
几个人对视一眼,都是难兄难弟,谁也别笑话谁。
在星辰道宗的日子,宁静且美好。
古兰嫣没有学习一专之长,而是跟着三师兄一起,学的是师父全部技能。
修习道法,道家哲学,道家剑法,道家符法,道家医法,古兰嫣都能触类旁通,让星云道长越教越得心应手。
在星辰道宗的藏书阁内,古兰嫣一袭月白道袍已经变成了蓝青色道袍,静坐在窗前,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她手中那本古朴的符法典籍上。
微风轻拂,书页翻动,发出沙沙声响,与她时而凝眉、时而舒缓的神情相呼应。
随着在星辰道宗的修行日益深入,她渐渐触摸到符法的精妙内核。
一日午后,星云道长将她唤至静室,手持一道符篆,其上符文闪烁着奇异光芒。
“妙莲,此乃‘灵犀符’,能在一定范围内感知和改动灵力波动。”
说着,道长将符篆递给古兰嫣:“你尝试研习,三日后为我展示。”
这真是个好东西,这样,她以后就可以伪造灵力波动了啊。
回到住处,她闭门不出,潜心钻研。
她先是以灵力勾勒符形,却屡屡失败,不是线条断裂,就是灵力紊乱。
但她并未气馁,回想起星云道长教导的“以心御力,以意驭符”,她尝试放空思绪,将自身心境融入灵力之中。
当她再次提笔,心中一片澄澈,灵力如灵动的溪流,在笔端与符纸间流淌。
刹那间,一道微光闪过,“灵犀符”绘制成功。
三日后,古兰嫣在星云道长面前展示“灵犀符”。
只见她轻轻抛出符篆,符文光芒大盛,以她为中心向四周扩散。
道长微微点头,眼中满是赞许:“不错,对符法的感悟已然颇深。符法的精髓,在于将自身道心融入其中,使其与天地灵力共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受此启发,古兰嫣在之后的修炼中,不再局限于模仿与练习,而是尝试以自身对道的理解去创造符篆。
一年一度的宗门大比,在星辰道宗的演法台上,古兰嫣身姿灵动,手中法诀连连变幻,一道道精妙的道法从她手中施展而出,击退了对手。
符文闪耀,灵力四溢,引得周围一众弟子惊叹连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