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卿,你们在提取时,可有尝试过不同的温度和时间控制?”
刘据心想:“也许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因素,会对提取的结果产生重大影响。”
张时心中一动,他从未想过从这个角度去考虑问题,一时竟有些语塞。
他暗自懊悔:“为何自己没有想到这些细节呢?陛下果然英明,能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刘据又看向那些混合着各种材料的容器,说道:“这混合物成分复杂,或许在分离之前,应当先对各种材料进行更细致的分类和提纯,如此或许能降低分离的难度。”
太医们纷纷围拢过来,认真聆听着刘据的每一句话,眼中渐渐燃起希望的光芒。
刘据检查完每一个环节后,再次看向众人,目光坚定且充满鼓励道:“轮论专业性,朕不如你们,只是之前看了一些游方术士的书籍,记载过类似的办法你,诸位爱卿可以尝试一下。”
“大家务必继续努力,朕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攻克这青霉素的难题,为南方战事和大开发扫除障碍。”
太医们听后,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刘据刚刚提出的办法,也确实是可行之道。
在刘据离开后,太医们迅速行动起来。
他们按照刘据的建议,先对培养青霉菌的各种材料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和提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张时亲自带领着众人,将发霉的面包、水果等一一仔细甄别,去除杂质,将纯净的部分重新调配成培养基。
在温度控制上,他们在实验室里设置了多个简易的火炉和水盆,通过增减炭火和调节水盆的位置,来尝试不同的温度环境。
年轻的太医负责记录每一次温度变化和青霉菌生长状态的对应情况,他整日守在培养皿旁,眼睛紧紧盯着那些细微的变化,手中的笔不停地记录着。
经过几天几夜的努力,他们终于看到了一些突破性进展。
青霉菌的生长变得比以往更加规律,菌落的形态也更加稳定,不再像之前那样时好时坏。
提取青霉素时,按照新的方法,杂质明显减少,分离出的青霉素纯度有了显着提高。
太医们的脸上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们仿佛看到了成功就在不远处招手。
然而,好景不长。
就在他们准备进一步扩大实验规模,将分离出的青霉素制成可供使用的药剂时,新的难题出现了。
他们发现,现有的盛放青霉素的容器密封性太差,在保存过程中,青霉素很容易与空气接触而变质。而且,在将青霉素从溶液中进一步浓缩提取时,缺少一种能够耐高温且不会与青霉素发生反应的器材。
张时看着眼前的困境,眉头紧锁,心中充满了无奈。
他和太医们翻遍了整个实验室,甚至找来了各种形状和材质的容器进行试验,但都无法满足要求。
张时叹了口气,说道:“这可如何是好,眼看就要成功了,却被这关键的材料和器材给难住了。”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都没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