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有折子称,你前任夫人之死另有隐情。"皇上开门见山,"此事可有实据?"
丞相心中一震,强自镇定道:"回陛下,臣前妻病逝,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太子何来此说?"
"既然太子敢告,必然有其依据。"皇上淡淡道,"宣证人。"
殿门口,一个年迈的妇人在小太监的搀扶下缓步而入。看清她的面容,丞相的脸色瞬间变了。这不是当年王氏身边最得力的丫鬟吗?怎么会......
"你且说说,当年到底是怎么回事。"皇上问道。
老妇人颤巍巍跪下:"回皇上,当年老奴亲眼所见......"
随着她的讲述,整个大殿陷入死一般的寂静。只听她细细道来:王氏如何假意与丞相夫人交好,如何暗中勾引丞相,又是如何在夫人产后虚弱之时,在药中下了雪枯草。每一个细节都让人不寒而栗。
朝中大臣们面面相觑。
虽说他们也都有妻妾之分,但如此狠毒的手段,还是让人心惊。
不少人暗暗打量自己府上的情形,生怕也藏着这样一个心思歹毒的女人。
御史大夫趁机出列道:"陛下,臣以为此事非同小可。丞相府中竟藏污纳垢至此,实在有损朝廷颜面。"
礼部尚书也紧接着出声:"况且王氏用毒害人性命,此等歹毒行径,若不严惩,如何服众?"
朝臣们你一言我一语,大有借机打压丞相之势。
有几个平日里与丞相交好的官员此刻却噤若寒蝉。他们心知肚明,这次的事情不同寻常。太子能把十多年前的旧事翻出来,还请动了皇后出面作证,显然是下定决心要与丞相划清界限。
更有几个老成持重的大臣暗自叹息。他们都知道丞相一向精于权术,但在家事上如此疏忽,实在是给了太子可乘之机。
一个连自己发妻都保护不了的人,如何让人相信他能为国分忧?
丞相站在殿中,冷汗涔涔。
太子站在队列前端,神色平静地看着这一切。他知道丞相在朝中经营多年,根基深厚,想要动摇他的地位并非易事。
但只要有了这个突破口,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站在太子身后的几位心腹大臣看着眼前这一幕,不禁为太子的手段感到钦佩。
仅仅一个家务事,就足以撼动丞相的根基。更重要的是,这事还坐实了丞相治家不严的罪名,往后但凡有什么政事上的纰漏,这都将成为人们攻讦他的把柄。
此时的大殿内充斥着令人窒息的肃杀之气。每个人都明白,今日这场较量,不仅仅是为了一个命妇讨回公道,更是朝堂上新旧势力的一次洗牌。
丞相的冷汗早已浸透了朝服。他试图辩解:"此女年事已高,言语未必可信......"
"本宫作证。"一道威严的声音响起。殿门大开,皇后端庄地立在门外。她缓步上前:"哀家已亲自审问过证人,句句属实。况且......"她目光如炬地看向丞相,"证物俱在。当年那些药引子,本宫都已命人查证,确实含有雪枯草。"
有了皇后作证,这事就再无转圜余地。满朝文武都看得出,这是皇后在为太子妃讨回公道。
皇上沉吟片刻,断然道:"丞相治家不严,纵妻行凶。既如此,罚俸一年,限你三日之内,将此事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