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行那天,沈如云亲自为太子整理行装。她本想送他出城,却被太子劝住了。
她把所有的药材都仔细分类,用油纸包好,防止受潮。每个包裹上都标注了详细的用法用量,以防太子用错。
"这些是预防瘟疫的药丸,"沈如云一边整理一边解释,"每日三次,饭后服用。这个是外敷的药粉,若是有伤口发炎就撒上一些。还有这个......"
太子看着她忙碌的样子,心中一暖。自从成亲以来,沈如云很少表现出如此明显的关心。往日里她总是一副从容淡定的模样,仿佛什么都不放在心上。
"你这些日子都在准备这些?"太子突然问道。
沈如云动作一顿:"嗯,总觉得会用得上。"她没有说自己连着好几个晚上都在翻阅医书,研究各种方子。在现代时,她就知道瘟疫的可怕,所以格外上心。
"这次带上李心刚,"她转移话题,"他在边关跟着二舅舅,见过不少大场面。你有什么事可以和他商量。"
"我知道。"太子点点头,"老侯爷把这个孙子教得很好。你大表哥李心易,也是最近考试了吧?"
说起这个表哥,沈如云也露出笑容,"若是能中举人,外祖母肯定高兴。"
李心易比她大两岁,从小就喜欢读书。记得有一次,她偷偷跑去书房找他玩,却看到他在烛光下读书,连饭都忘了吃。外祖母总说,这孩子像极了他父亲年轻时的模样。
"太子妃,"春杏轻声说道,"听说李大少爷这次考试,连着三场都考得很好。先生们都说他的文章写得极好。"
沈如云点点头:"希望有好事,之前书中他受蛊惑,迷上赌博,现在能有这个转机也是好的。"
一个家庭,不能只靠老人,还是要靠年轻一辈呀。外祖母这些年一直在为家族奔波。下一代的李心刚在军中打拼,李心易专心读书,就是希望能让侯府重现当年的荣光。如今李心刚已经在边关站稳脚跟,若是李心易再能中个举人,那就真是双喜临门了。
"对了,"沈如云想起一事,"让人准备些补品送去侯府。这个时节正是秋凉,外祖母的老毛病容易犯。再给李心易准备些笔墨纸砚,考完试后用得着。"
春杏立即记下:"奴婢这就去安排。听说老太太最近咳嗽得厉害,正好给她送些润肺的药材。"
正说着,外面传来脚步声。李心刚已经收拾妥当,前来告别。这个十七岁的少年,穿着一身劲装,腰间别着佩刀,哪里还有半分少年模样?
"表妹,"李心刚抱拳行礼,"你放心,我一定护着太子平安回来。"
沈如云看着这个比自己小几岁的表弟,忍不住红了眼圈。
太子握着她的手说,"等我处理完就回来。"
看着太子的背影渐渐消失在晨雾中,沈如云心中泛起一阵不舍。这些日子同吃同住,她已经习惯了有他在身边的日子。
但她很快就调整好心态,投入到忙碌的生活中。白天要打理府中事务,研究那套接生器具;晚上还要看账本,处理铺子的事情。
沈如云知道,自己必须让自己忙起来。她安排好每一天的时间:早上处理府中事务,中午研究接生器具的改良,下午看账本,晚上还要处理各种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