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担心与易中海竞争工作的周婆婆,看到罗建国的能力放心下来: “周木,你要记得罗建国的帮助,不管他让你做什么,都要听话,听到了吗?”
“奶奶,我知道了!就算建国哥哥让我做任何事,我也一定会去做,只要能让我们的家更好。”
张所长听了罗建国讲关于周婆婆的情况后,忍不住发火,脸色难看:“这人怎么这么过分,简直就是吃人的血馒头!虽然我们单位和工厂不在同一系统,但是这事我也会帮忙联系厂方解决! 我就先开个证明条交给你。”
张所长很快便写出一份证明递给周婆婆,后者拿着纸条不断感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罗建国带着周婆婆和周木来到轧钢厂。
一开始门卫不准进入,直到罗建国身穿警服出现并联系厂长后才礼貌迎接。
罗建国看着年代气息浓厚的轧钢厂,条幅上写着:“保证产品的质量,追求高品质”。
厂区内人们都身穿蓝工装,脸上流露出质朴的笑容。
这真是一个充满希望与汗水能换收获的时代。
当杨厂长在办公室中看到罗建国时立刻殷勤地给他倒上了茶水。
罗建国对着杨厂长说道:“杨厂长,我和周婆婆今天都是为着工位的问题来的。
周婆婆,请您先说说情况吧!”
周婆婆开始讲述周一成工伤事件的始末。
听到这些,杨厂长神色骤变。
他急忙拿起电话说:“事故科主任,马上让易中海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此时在第一车间,老钳工易中海正专心处理着高精度零件任务。
走到阎解成的工位旁边,看见阎解成熟练地干活,赞道:“干得不错,你确实有天赋,比东旭还要好些呢。”
“哎,多谢易大爷的夸奖。”
阎解成心中暗喜,心想:自己钳工这方面的才能摆在那里,罗建国再厉害也不能把自己的技能也拿走吧?
突然一个同事过来传达指令,“易工,杨厂长请您过去一趟办公室。”
易中海诧异道:“有说明什么情况吗?”
“没说什么,但是非常紧急。”
易中海匆忙放下水杯,快步赶往办公室。
一进门,见到了穿着制服的罗建国和一脸焦虑的周婆婆,心里一沉:难道是周家的工作岗位之事败露了?
想到可能碰到罗建国总没有好事,心里有些不妙。
接着杨厂长问道:“易中海,这周家的工作岗还有当初给的三百元抚恤金是不是你经手领取的?”
易中海看到事故记录本上的签字,一身冷汗:“是…是我领的!”
“那这笔钱和应有的继承安排怎么解释?家属说他们没有收到!”
杨厂长严厉追问。
易中海解释称是因为顾及孤儿寡母的安全而未将事情办妥:“考虑到周家人小孩还小,又缺乏经验,怕钱或工作权落入他人之手,我就暂时没发放,一直保存至今。”
周木立即反驳,“你这解释根本不成立!不止工位的事情,家里几次遇到困难向你借钱时你也视而不见!”
面对质问与批评,杨厂长也难以忍受老员工犯这样的错误:“作为老职工你怎么会做出这种失职的事情。
必须马上纠正!”
这时,易中海吞吞吐吐道,“这工位我已经给了别人家……”
听到这里,周婆伤心愤怒大叫,指责其丧尽天良夺走她的生计。
“老天爷啊,求求您开眼看看谁来帮帮我孤苦无助的老太太啊……”
说着便哭倒在办公室内。
周木记起罗建国曾提醒过的话:一定要坚决把父亲以性命争取到的权利讨回来!“杨厂长,请一定要帮我,这是用生命换来的岗位!”
最终,在杨厂长的要求下,易中海必须立刻澄清一切,追索补偿并归还原属人的一切权益。
杨厂长也不愿意事情进一步恶化,在安抚好周婆婆的同时迅速协调处理问题:“放心吧周婆婆,这件事一定会妥善解决的。”
这一场纠纷似乎要落下帷幕,所有参与者也都明白唯有正义得以彰显才能换来真正平息事态的方法。
“易中海,你还不赶紧把人叫来!”
易中海看了一眼身旁的罗建国,心里面怒火中烧。
这次的事情又是被罗建国搅和的。
没过多久,阎解成也被传唤到了杨厂长的办公室,一看到罗建国,他的心里就一阵不安: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杨厂长严肃地说:“阎解成同志,我们把你找来是为了告诉你,因为违规占用他人工位,你现在已经被家属替你领了工资,可以回家了。”
阎解成脑袋嗡嗡作响:“等等,这工位是我在外面花五百块买来的啊!”
杨厂长闻言,不满地看了看易中海,后者显得有些心虚。
罗建国又一次见识到易中海的行为,明明将工位卖了五百,却只愿意赔三百给周家,还想从中赚取差价。
阎解成立刻反驳了几句,但杨厂长不耐烦地叫了保卫科,并亲自盯着阎解成办完离职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