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建国紧紧抱住她们两个:“听话,等哥哥打完这次猎就陪你俩好多天,好不好?”
孩子们答应下来:“好吧。”
于是他安心不少,母亲则拿出了一些白糖、稻花村的点心,还有一只处理过的野鸡递给儿子。
“若路途中方便的话,可以去看看表姐沈幼甜。
她住在红星公社的秦家村,最西边倒数第一家。”
罗建国应了一声,心中有点不习惯这个表亲的关系。
“妈,按照一般说法,沈幼甜应该是姑姑的女儿,算作堂姐才是。
为什么我们要叫表姐呢?”
罗慧珍解释说:“这是按着秦家村那边的传统称谓来的,在这里十里八乡习俗都不同。”
这让他忽然想到了原着里秦淮茹与秦京茹的情况。
本是堂姐妹,但也彼此称呼表姐。
而沈幼甜也住在秦家村,四合院里的世界还真是个小圈子。
“给你准备了几个煮鸡蛋,顺便在市场上买些熟食。
出猎很消耗体力,一定要保证营养充足。
要是天气突变下雪了就立即回来。
咱们虽穷但也要量力而行,不必拼命啊。”
在母亲忙碌地收拾东西的时候,罗建国认真听着叮嘱,尽管唠叨,但每个字都很暖心。
“知道了,妈,我会按时归来,顶多七天肯定回家。”
安排妥当后,罗建国安抚好两个妹妹,便驾驶着吉普车往山区的方向开去。
此刻,在南锣鼓巷附近有一位穿着制服的人正提着文件准备进警察局办事,恰好瞧见罗建国的车子一闪而过。
白玲愣了一下,“那真的是罗建国吗?不可能吧。”
毕竟当年他在逃荒中到达京城时已经家徒四壁,更别说有能力开车。
再加上那次因被人设计悔婚后的打击以及后来重病,家里早已穷苦不堪。
罗建国能活下去,吃饱饭都成了问题,更别提开吉普车了。
一定是她眼睛看错了。
她并不知道,秦淮茹的父亲秦有田已经接收了来自他第一个空间奖励经验包,并且正开着那辆崭新的吉普车去买了一些熟食、烧饼、豆汁、油条和焦圈,然后才驾车前往秦家村。
当车子接近村子时,秦家村的人都在门口等着,议论纷纷。
“秦有田,听说今天你女儿秦淮茹带着城里工作的女婿回来看你了?”
一位邻居问道。
秦有田抽了口旱烟:“没错,闺女听说家里的粮没了,所以让女婿送些过来。”
另一位村民插话道:“秦淮茹真有眼光,没嫁给了那个叫罗建国的。
听说那女孩儿没有正式工作,连温饱都成问题!”
众人点头称是:“还是城里的日子好,看看淮茹,现在过得比谁都不差,村花沈幼甜也赶不上她了。”
就在秦淮茹和她的新婚丈夫贾东旭准备享受大家的赞美和羡慕之际,“轰隆隆”
地传来了一阵声响,引起所有人的注意。
一辆满载泥土的吉普车驶入村口,正是刚买东西回来的秦淮茹的父亲。
同一时刻,罗建国也在村里迷路了,不知从哪条路能找到亲戚的家。
看到前面走着的贾东旭与秦淮茹,她下了车问清了道路,便一溜烟开走了。
这一幕引起了众人的惊奇与疑惑,秦家村村民对此议论纷纷。
秦淮茹和贾东旭意识到不妥后脸色难看,村民们则开始议论起罗建国的变化。
“那是罗建国吗?她不是没正式工作,怎么会开车来这儿?”
贾东旭忿忿地说:“那车是借来的。”
但另一位村民反驳说:“据说这辆车可是全国都没几辆,都是重要领导用的。
罗建国能开上,说明关系匪浅。”
接着他们还发现了罗建国戴的手表价值八十元。
“不得了啊!”
有人感慨。
秦淮茹感到些许尴尬:“贾东旭,你是不是应该拿出点什么显摆一下呀?”
面对质疑的目光,贾东旭悄悄缩了回去。
秦淮茹满脸尴尬,低着头拉着秦有田回到了村子。
“秦家这次真的是因小失大,多可惜啊,建国这孩子多好。”
“是啊!”
“唉,虽然秦淮茹也算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但至少她嫁进了城里。
你看隔壁沈幼甜,父母去世后快饿死了,还在装什么清高。
我前几天给她提过我儿子的事,竟把我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