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大茂带着物资进入罗建国家中,考虑到她近年来重病缠身,家里缺乏生活必需品。
特意带了很多肉、蔬菜、粮食,还有一瓶高档汾酒,那是从许富贵那来的,舍不得喝,被许大茂给带来了。
但一到门口就看到桌上满是丰盛的食物——大盘鸡、麻辣兔、红烧肉,简直是过年都难以奢望的盛宴。
“建国啊,你是过日子不要了吗?”
罗建国解释说,“今天打猎运气好,打了些猎物卖给街道办赚了钱,野鸡和兔子是我自己打的。”
“嘿,那你自行车怎么来的?”
罗建国刚买的新车被罗慧珍细心保护进了屋子。
由于屋子够大,倒也显得宽敞有序。
“我自己买一辆给我妈再买一辆!”
罗建国爽快地回答。
正当许大茂准备细问时又注意到了旁边的缝纫机和收音机,惊叹道,“哎哟,这下你四大件都有了!咱今儿得多干几杯才行!”
“成。”
罗建国也来了兴趣,边为许大茂布菜,一边撸起袖子。
许大茂一眼瞥见她腕上的手表,不由自主感叹,“罗建国,在这四合院里没人让我这么佩服。
傻柱什么的,都成了小辈,一大爷更是没法比…”
许大茂越说越起劲,罗建国无奈苦笑——他都没吃到多少就醉了。
然而两个小孩倒是听得兴高采烈,边吃边笑。
饭毕不久,外面突然响起敲门声,“建国,家里人都去参加今天的大会了,全家必须到哦。”
“我去就行,恐怕这次开会就是冲我来的。”
罗慧珍关切地说。
“没关系,妈,是福不是祸,该面对还是得面对!”
罗建国坚定地回应道。
“行!”
罗建国毫不犹豫地抱起朵朵和果果,快步走出了后院。
许大茂慢悠悠地跟在后面。
不多久,一行人来到前院,那里早已布置好,几位德高望重的长辈已经坐在四角桌旁。
易中海稳坐上座,左边是二大爷刘海中,右边则是三大爷阎埠贵。
街坊们也已聚集在此,罗建国到时,仅剩中间两条凳子。
许大茂小声提醒她:“建国,这形势不对,好像是冲着你来的。”
易中海开始发言:“最近咱们四合院的生活不太轻松,粮食也越发紧张,零活也没有了。
贾家现在靠东旭一人维持生计,淮茹又快生产了。
寒冬腊月,大家过得都不容易。”
他转向众人说:“所以我们是不是能互相帮助?经济条件好些的家庭,可以多出点力,帮帮贾家。
作为带头的大爷,我就先捐十块。”
刘海中小心翼翼地从口袋里掏出五块钱,勉强捐了。
“我出五块!”
而阎埠贵却十分爽快,“我也出五块!”
罗慧珍惊讶道:“咦?这不是向来最会省钱的三大爷吗?今天怎么这么大方?”
罗建国解释道:“妈,你没看出来吗?这是易中海有意逼迫大家捐款,可是他不会轻易让别人吃亏。
易中海将钱递给了阎埠贵,让他替自己做捐赠。
这样阎埠贵既得名声又没损失,难怪乐意。”
许大茂恍然大悟:“真没想到……我还以为真是为大家呢!”
罗建国心中暗想:许大茂的眼神分明是看着秦淮茹出神,并不只是对贾家的好意吧。
她觉得戳穿这点似乎有点尴尬。
旁边,傻柱本想只捐两块钱,他目前在轧钢厂帮厨,工资有限,还需养妹妹。
然而听到易中海鼓励的话语,“年轻一代就属你最优秀。”
顿时激动万分,“我捐……”
他犹豫间看见淮茹眼含泪水注视着自己,最终咬了咬牙拿出十块,甚至拿出了一个月的工钱。
其他邻居也开始响应,纷纷捐款。
贾张氏喜形于色,淮茹更是感激不尽。
“罗建国啊,听说你们家有两辆自行车,条件不错。
你家是不是该捐一点?”
易中海说道。
罗建国冷哼一声,“没什么好商量的!”
“你不捐款是何用意?”
易中海皱眉问道。
罗建国回应道:“你别把我逼得太紧,在这个新国家,人人平等。
谁让你在这里指手画脚、摆家长威风了?搞封建主义大家长,你还是去找街道办同意吧!”
罗建国这一番话说得掷地有声,周围的气氛骤然变得紧张起来。
“你!”
易中海的眼珠子一转,盯着罗建国说:“所以,你是眼睁睁地看着四合院里的街坊邻居挨饿受苦,自己却吃得油头粉面?”
果然,易中海素有道德标兵的名声,总能巧妙利用全院的人心。
此时不少生活困难的家庭看罗建国的眼神已经不一样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