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歌手出道,鲤鱼跳龙门,这可是大吉大利的好兆头。
好,就叫‘红鲤乐队’。
不过一米多长的红鲤鱼,金某平生真是闻所未闻,更别说一见了。
等诸事尘埃落定,我可要亲自前往孟家村一睹究竟了。”
金老板眉飞色舞地说道。
至于后期金老板如何上演偷盗红鲤鱼,叶兴舟如何被金灿踢出红鲤乐队,马文斌如何帮他东山再起,咱以后再谈。
单说金老板的资金到位后,申主编特意带着马文斌在兴隆店小旅馆里遇到的周大姐秘密到招待所来见他。
熟人见面,分外热情。
马文斌与周大姐互相闲聊几句后,谈话内容马上进入正题。
就听申主编说道:
“兄弟,这是我们最后要成的稿子。
还请马兄弟和叶兄弟再校对一遍,看哪些地方和事实还有出入。
如果没有不妥当的地方,今天晚上我们就开始连夜刊印了。”
马文斌把稿子接过来,大致浏览一遍,递给了叶兴舟。
叶兴舟看了一遍,也觉得没有什么好补充的。
又递还给了申主编手里,说道:
“申主编,大体上没啥问题,但有两个小细节还请注意一下。
一是关于我父亲这一块,还请尽量写得含糊一些。
虽然我牵扯到这个案件当中来,但是我却不想把我的父亲也扯进来。
二是丢吉普车这个细节,决不能往外透露。免得给他老人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与困扰。”
申主编听完,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问向马文斌:
“马兄弟,那关于你身世这一块,还用隐晦吗?”
马文斌摆摆手:
“关于我的身世,已经成了不公开的秘密,没有什么不可以说的。
至于这个尺度嘛,你把握就行了。
我相信你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人,既不会夸大事实,也不会歪曲事实。”
申主编得了马文斌的夸奖,面上不自觉地现出了愉快的表情。
说道:
“马兄弟,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我要事先跟你们二位说一下。
虽然我们增加了较平时数倍的刊印量,但是我们却不敢保证都能销出去。
你也知道,现在不是每个报刊亭都肯卖我家的报纸。
负责人说让我把这个事情一定要事先跟你说清楚,免得以后彼此闹得不愉快。”
“没有销售量,可以想办法扩大销售量。
比如说,你们可以新增几个报刊亭,或者是采取有奖销售的方式进行促销。”
马文斌建议道。
周大姐一听,连连摇头:
“增加报刊亭肯定来不及了,至于你说的有奖促销的方式,我不太理解是啥意思。
小马兄弟,你能说得具体一些吗?”
马文斌被周大姐一问,才想到在那个年代,人们哪里会懂得促销二字的含义。
于是耐心地解释道:
“如果报刊亭增加不了的话,可以在重要的街道、拐角等显眼的地方增加一些临时销售点。
同时,在报纸最显眼位置设一个有奖参与栏目,比如猜谜语,成语接龙,诗词问答等等有趣却简单的题目。
但凡群众来买报纸,就能得到一个小礼品。
小一点的,如一支铅笔,一块橡皮,一块糖。
大一点的,则可以是一条毛巾,一块肥皂,甚至一个盆等等之类的。
我相信,这笔开销从给你们注入的资金中应该可以搞出这些花样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