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跟我实话实说,这个酒,是不是你偷偷弄出来的?”
赵铁好像被吓到了:“你,你别乱说。”
“你的烟我不要了,你赶紧放开我。”
他越是表现的心虚,刘援军越是笃定这酒的来路不明。
商人逐利是天性。
有句名言说的好。
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就可以让商人铤而走险。
百分之百的利润,就可以让商人践踏人间一切法律。
极峰佳酿的利润接近百分之百,而且又不是杀人越货,贩卖军火,刘援军这个小商人怎么会轻易放过赚大钱的机会。
“铁蛋,你也不想你偷偷卖特供酒的事泄露出去吧?”
“我要求不多,只管你要二十瓶,也不是不给你钱,这对你来说不难吧?”
赵铁慌乱的要死:“你疯了?”
“还二十瓶,这不可能,我最多能给你弄五瓶。”
俩人经过一番拉扯,最后赵铁答应给刘援军八瓶,刘援军还留下了他的联系方式,约定晚上交易。
当晚,赵铁拿来了八瓶极峰佳酿,收走了八百块钱货款。
其实在勃隆县内,赵铁这一晚上就卖出去了八十瓶,赚了八千块钱。
因为算上刘援军这里,他一共找了十个小超市,演了十次的戏。
勃隆县下属的乡镇,也有销售团队的人在卖货。
但每个乡镇里,只会选择一家超市售卖。
这些销售团队,润物细无声,悄然无息的建立了一个独有的销售渠道网络。
虽然这个网络远远比不上那些大的烟酒行,大型超市等等,但覆盖面却非常广阔。
刘援军本以为极峰佳酿会非常好卖,可现实却给了他一棒子。
他把极峰佳酿摆在了货柜上最显眼的位置,却无人问津。
哪怕他极力推销,说这个酒如何如何的好,也没人相信。
土掉了渣的包装,还卖一百八十八,脑子抽了的顾客才会买。
刘援军欲哭无泪,夜不能寐。
这可是价值八百块钱的酒啊,他不想砸手里,而且必须尽快出货。
因为极峰佳酿的来路明显不太正规。
如果他这里把酒快速卖出去还好。
万一赵铁犯事被抓住了,追查到他这里,他有可能血本无归呀!
他想给铁蛋打电话退货,可王长峰预判了刘援军的预判,铁蛋的电话一直关机。
无奈之下,刘援军开始绞尽脑汁的想办法。
这就是王长峰的第二部预判。
不用销售团队着急,货卖不出去,不想砸手里,他们一定会发挥主观能动性,拼了命的往外卖。
琢磨良久,刘援军想出了一个比较靠谱的办法。
刘援军想到了在勃隆县招商署上班的侄子。
他听说侄子的主任,明天中午要宴请一个本地银行的行长,还有一个投资商。
这对刘援军来说,应该是一个把酒推销出去的好机会。
第二天中午,刘援军给侄子打了个电话,问他和招商署主任在什么地方吃饭。
问到了具体地点,刘援军立刻拎了两瓶酒赶到那个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