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县衙大门,阳光洒在许毅脸上,他微微眯起眼睛,暗自思忖着该如何答谢刘家主。
绸缎?金银?这些太俗气了,且以刘家的身份地位,拿出这类东西,瞬间就显得格调低下。
字画?古董?许毅微微摇头。
倒不如投其所好。
他认真回忆了一下,还真想起一些事。
刘家主为人低调,从不炫耀家产,唯独对文房四宝情有独钟,尤其喜爱古砚。
想到此处,许毅脚步一顿,脑海中浮现出老师书架上的一堆古砚。
老师说全都给他,当时他没好意思收。
那些古砚在老师那儿数量众多,但对别人来说,可是万金难求的宝贝。那些砚台色泽温润,触感细腻,实属上品。
毕竟以老师当时的地位,能送到他手里的肯定不是差东西。
他眼眸一亮,觉得此事可行。
许毅不想白跑一趟,便先去验收一下铺子,看看里头缺什么,能从家里拿的话会更省事。
顺着县衙门外的路直走,沿途有酒楼、卖胭脂水粉的店铺,还有售卖上好京城布料的地方。
小厮们穿着光鲜,见人先笑三分,一眼就能看出是做富家人的生意。
最让许毅惊讶的是,一路看过去,每个铺子左上角都有个圆圈,里头用刷过红漆的木料标着一个 “刘” 字,这证明这一整条街都是刘家的铺子,彰显着刘家绝对的垄断地位。
就拿清远县来说,张振海也是有名的富户,但同样的富户还有王家、江家、李家等等。
大家在生意和地位上都相差不大,所以主街的铺子,除了在朝廷手里的,下放到富户手里的大多是平分。
张振海白手起家,根基比较薄弱,等他发展起来时,好的地段都已经被瓜分完了。
他这些年维护声誉,苦心积虑想办法,才在主街拥有两个铺子,而这两个铺子一个月的营收就能比得上其余地段半年的营收。
而张毅一番折腾就把他的铺子拱手送人,所以张振海才会被张毅气得吐血,这不仅是损失了金钱,还有他多年的心血。
许毅咂舌间,已经来到刚盘下的铺子。
左面是茶铺,名为望香斋。
掌柜是个穿着娇艳的夫人,头上戴着一朵金丝勾缠的牡丹花,花瓣层层叠叠,蕊芯点了红漆,做工十分了得,唯独中间点缀的不是玛瑙石,而是后期点上去的。
许毅淡淡地收回视线,一点也不意外,玛瑙石都是外邦走商带过来的,大多运往京城售卖,价格高昂,一价难求。连富家夫人都很少能佩戴,大多被人送进宫。
右面是个瓷器铺,店小二正用白色麻布利落地擦拭瓷碗,不时还高高举起,放在阳光下查看,随后再接着擦。
他身后有个直通到房梁的木架子,占据了整个正面墙。最上头摆着高高的细长瓷器,下头是青瓷瓶、紫砂壶、墨绿砚台等。
一个掌柜打扮的少年人,正靠坐在木架子前的椅子上,桌面上放着一本翻开几页的小人书。少年单手撑着下巴,目光涣散,正在发呆。
许毅觉得有意思,笑了笑,随后转头打量自己的铺子。
铺子的招牌上只有一个 “瓷” 字,在这一条街上各种斋、各种楼之中,显得格外特别。
再往下看,门上的红色漆面已经被风霜侵蚀,颜色浅淡,不过除了旧一些,其他都还完好,只要重新补上一层漆就可以。
门上绑着手指粗的锁链,许毅摸出怀里的钥匙,哗啦啦的响声不绝于耳。
发呆的少年听见动静回过神来,瞧见眉清目秀的许毅在开锁,眼睛一亮,随便合上书本,起身就凑到许毅身边。
“小哥,这个铺子是你盘下来的吗?”
“你也是被家里安排到这当掌柜的,对不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