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自己都会呗。
剩下给儿子媳妇买上二斤肉吃不也挺香。
木头声不断,许娘也从外面进来,她胳膊挎着一个筐,底下垫了一整块白布。
里头放着一大摞的花样,见到许毅高兴的喊,“老二,你验验成不,成的话我这就去给婶子们结账。”
随着挖笋子的人越来越多,冬笋越来越少,有时候挖上几个时辰也就七八斤。
眼看着这生意不成了,许凤仙又找上门,开价50文一个花样,小小的一块布料半天就能绣完,手慢的一天都能挣上一百文。
个个打了鸡血一样,免费绣出一个花样给许毅检查。
许凤仙实在,也不想占大伙的便宜,便问许毅,要是能用就结账,不能用没办法。
别人搭了手工,她家也出布料了呢。
不该不欠,她心里安生。
为了自家的口碑,许毅一个个检查下来,等脖子酸了,一筐布料才检查完。
足足一百多。
他真是没想到。
这一批绢布扇他也不想搞生肖限量啥的。
主要就是卖给那些跟风想跟各大夫人用一样的团扇。
所以他这一批团扇竹柄上刻的都是宝斋二字。
按照他的想法,节气扇每半个月就推出一批。
县城里的夫人小姐有银子消遣,抢着买上一年也不要紧。
可这跟风的扇子卖的高了。
一次两次成,时间长了就心疼了。
他便把价格定在了五两。
东市的绢布团扇普遍卖三两银子。
那些人买团扇的时候就会想到,添二两银子就能买到和富家太太一样的团扇了。
能买的起三两银子团扇的人,咬咬牙也能拿出五两。
许毅抓住的就是这个心理。
同时他也想到了后面,“娘,立春扇够了,你教婶子们做下一批。”
“往后其他扇子照常做,这绢布扇,每个节气只做80柄。点够就做下一个。”
许娘点头,“成,娘有数了,娘把这些婶子绣工分成三档,顶好的绣菱纱,稍微差点的绣罗布,一般的就绣绢布,你觉得咋样?”
许毅真没想到自家娘还有做生意的潜力。
和他想到一块去了。
分好了工,往后需要啥样的,直接找人就成。
“娘的想法很好,就这么来。”
想法受到了认可,许凤仙更敢说了,“娘还这三批,分成不同的价。
“70文,60文和50文。”
“每十多天娘就和几个婶子一起检查,能绣凌布的就按凌布的价,按70文开。”
“往后若是凌布够了,叫他们绣绢布,想要这个价钱手就得快。”
“左右咱家亏不着。”
涉及到银子,许凤仙又变得小心翼翼,心里左右摇摆。
到底银子不是她挣的,她这么做主不太合适。
许毅却大喜,“娘,你这个点子好,就这么办。”
“等我回头单出个册子,写上一级二级三级,往后晋升,支出都从上头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