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毅绕道东市的小胡同,几乎是一眼就看到了望春楼掌柜说的老头。
那老头实在太扎眼了。
这个胡同里的小贩虽然不多,但还有十来份卖香料和布匹的。
不管是小贩还是行人看上去都是良民,唯独中间的老头...
披着一身道袍,手拄着一个杆子,上面写的【万事可算。】
他坐在道中央的凳子上,身前一个小桌子。
肩膀上扛着一个红绿的布袋,里面塞了不少东西。
胡子比许毅的手掌还长,黏在一起。
就这?
确定四周没有其他老头,许毅才迈步上去。
见他过来,老头眼睛明显放光,站起身摇头晃脑:“我观小哥面容不凡,器宇轩昂,是大富大贵的面相,算一卦不?”
这一套说词一出,许毅明显见到边上的小贩捂嘴偷笑。
看来是惯词了。
就这人...这扮相,能有布吗?
许毅从来不以貌取人,这次忍不住了。
他开门见山,“绢布有吗?”
听他要贵人的东西,老头也笑的更欢了,也不问许毅算卦的事,一本正经,“有。要啥都有。”
“罗布,凌布呢?”老头这回不嬉笑了。
看许毅的穿着还以为他就要点一般玩意。
可现在要这两样,都不便宜。
普通人家别说是找,怕是听都没听说过。
他正色道,“都要,可这价格先说好,不便宜。”
怕许毅不信他,又介绍自己,“我有商队专门往返京城做生意,老头子在这几年了,你大可放心着。”
“三种布各多少钱一尺。”
老头思量了一下,“绢布,40文。罗布80文,至于凌布更精细,价格也更高,“110文一尺。”
这个价格和许毅印象中的差不多。
老头继续说:“跑腿4两银子。”
“京城到这四十余两里,了,老夫可是良心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要绣线不,老夫一起捎来,30文一团。”
许毅沉吟片刻,“一样20尺。还有各色绣线各给我带一团。”
他想了想,补充道:“其他颜色各一团,麦浪的黄,大雪的白,杏花的粉,树叶的绿各给我来三团。”
“好嘞好嘞。”老头不知道什么时候摸出纸来细细记上。
边记边咧嘴,这可真的是大主顾了。
这一趟,得挣多少银子。
不时偷瞄许毅。这个小伙子啥来头,一下要这些。
最少得五两银子。
加上跑腿钱,这就十两银子了。
写完记上,“得先交定金,剩下的交货给钱。”
许毅干脆的从口袋里摸出四两银子,“得几天?”
老头拍着胸脯,“最多两天,若是运气好,你明天就能拿着呢。”
许毅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不舍得放弃这个大主顾,老头十分热情的摆弄红绿布袋,胡子都跟着晃,“小哥还缺啥不,西域的香料,京城的荔枝,还有烟叶子,啥都有。”
许毅买了二两腌笋的香料,被老头那句啥都有吸引了注意,试探道:“有盐巴?”
老头俯到许毅耳边,“有。”
许毅瞪大了眼睛,这都有?
不怪他惊讶,这个时候的盐都掌握在朝廷手里,私下贩盐可是死罪。
犯罪不说,没人撑腰,他连盐都弄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