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碴子在乡下也没有几家愿意吃,嫌弃拉嗓子,哪赶上白面、大米好吃。
微微一愣,许娘就反应过来,她二儿子是知道自个抠搜,想办法给她省银钱呢。
许娘虽这么想,但二儿子是她想着盼着好不容易才接受她们的。
根本说不出一句拒绝的话。
想着自家现在没有玉米碴儿便说:“等我上乡亲家换上一些来吃。”
从前许家的地虽是她和大山出力种出来的,但地里的收成和卖出去的银钱都是上交老太太手里。
打碎的玉米碴子剩那么点儿都锁在库房里,她都不用想,老太太是不可能给的。
用银钱买?
她宁愿上别人家买,也不想跟老糊涂打交道。
若不是碍于自家相公的脸面,许娘是早就想分家的。
许毅把饼子三五口下肚,“好,不着急。”
许娘见几人吃完收拾完桌子,穿上衣裳,拎着一个麻布兜子先去到对面儿的邻居家。
“要玉米碴子?这东西可不是啥稀罕物。” 邻家婶子一听,转头去小厢房,一瞅,“哎呦,前几天喂鸡鸭都吃了,就剩一斤多,要不你先拿着吃?”
许娘应承,花了 5 文钱买上一斤。
瞅瞅这茬子有点儿大,便寻思着回家,再打碎磨上一些。
生怕自家儿子体谅自己真去吃,再吃不惯伤着嗓子。
她心疼。
为娘者真是方方面面都替孩子考虑。
许娘提着东西走了,没有发现许家老二,许大河正坐在这人家的炕头上和她家男人扯闲话。
见妇人进屋,便忍不住问,“我家那三弟媳是来借钱了?”
许丫光吃药便得30两银子,分家才分过去 7 两,连一半儿的药钱都不够。
早听他的把药卖了,最好把那个拖油瓶赶出去哪里还至于被踢出家门。
“哪能啊?是来买一些玉米碴子的。”
许大河脸色像过山车一样,黑了又亮,堪称变脸大师。
暗自在心里嘀咕,这是小米都吃不起,该吃玉米碴儿?
那东西...许大河摇摇头,我都咽不下去。
他忍不住咧嘴,这老三家一时冲动分了家,日子可一天儿不如一天儿了呢。
想到这些他坐不住了,快步回了家,许老太正好在鸡圈门口给鸡点数。
他快步过去,“娘,咱今天割点肉吃,香香嘴。”
许大河想的可简单,老三家吃不上肉,自己便弄点肉吃馋馋他们。
那才叫舒坦。
许娘脸色黑,正想训斥点什么。
一阵黑色浓烟从灶膛窜了出来,王招娣脸上沾了不少灶灰,正捂着脸咳嗽。
她也听见了男人的话,脸上不太赞同,“大河,娘过年已经给咱不少东西了。”
她摸摸口袋,“你若是想吃肉,也别跟娘要钱了,上我家钱匣子摸出几文,噶上一斤大伙吃。”
“娘这些年掌家对我没的说,往后就剩咱两家,得对娘和爹好点才是。”
许娘闻言心里舒坦不少。
这个儿媳妇虽然又馋又懒,可现在瞧着,可是顶顶的孝顺呢。
比这拎不起的老三一家子,说不得强上多少倍。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