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面面相觑,最终咬牙点头。
很快,市场上开始出现异常波动,部分大企业的股价剧烈下跌,资金大规模流出,舆论也开始炒作“经济风险加剧”的话题。
这一切,都在考验着顾晨的应对能力。
---
快速应对,扭转市场信心
危机爆发后,顾晨迅速召开紧急会议。
“情况如何?”他直接问道。
李然表情严肃:“市场情绪受到了较大影响,部分资金出现恐慌性外流。但实际情况并没有舆论渲染得那么严重,主要是心理预期的变化。”
顾晨点点头:“也就是说,这更像是一场资本舆论战?”
“没错。”宣传部门负责人说道,“目前,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各种不实信息,我们需要尽快反击。”
顾晨当机立断:“立即行动。”
他做出一系列决策:
1. 经济层面:财政部门迅速提供流动性支持,防止市场出现真正的金融危机。
2. 监管层面:相关机构加强对异常资金流动的监控,防止资本继续制造恐慌。
3. 舆论层面:官方媒体迅速发声,邀请知名经济学者解读市场现状,稳定投资者信心。
与此同时,顾晨还亲自联系部分地方领导,要求他们稳定企业信心,防止市场进一步恶化。
很快,这些措施开始显现成效。资金外流的势头被遏制,市场情绪逐渐回暖。而调查机构也迅速发现,部分资金流向了一些境外账户,并与沈斌的网络存在联系。
顾晨看着调查报告,冷冷一笑:“沈斌,这一次,你走得太远了。”
---
反制行动,收网时刻
接下来的几天,顾晨果断出击。
第一步,通过金融监管部门,冻结了一批异常资金账户,彻底切断沈斌的资金链。
第二步,对境外资本流动进行严格审查,并通过外交渠道施加压力,让部分境外资金无法继续支持沈斌。
第三步,对市场进行精准干预,发布新的经济支持政策,彻底粉碎市场恐慌。
当这些措施落地后,沈斌的资本网络遭遇了毁灭性打击。
与此同时,相关调查也有了实质性进展——监管机构发现,沈斌的某些资金流动涉及违法操作,足以成为对他的致命一击。
当这份调查报告摆在顾晨面前时,他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
“沈斌,这一次,你真的无路可退了。”
夜色中,顾晨站在窗前,望着远方的城市灯火。他知道,这场斗争即将迎来最关键的时刻。而他,已经做好了迎接最后一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