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人点头:“是的,特别是金融市场的操作,必须更隐蔽、更精准。只要制造出短期的经济危机,让高层感受到压力,他们就不得不重新考量顾晨的改革方案。”
有人皱眉道:“但这样做的风险不小,一旦被查出来……”
“风险当然有,但你以为顾晨的政策对我们就没有风险吗?如果不反击,等到改革彻底落地,我们的利益都将被清算!”
一片沉默后,众人达成共识,决定加大对市场的干预,同时通过舆论手段影响公众情绪。
舆论攻防战
第二天,网络上开始出现一系列针对改革的不利言论。
——“最近市场这么动荡,真的和某些政策无关吗?”
——“企业裁员潮已经开始,改革到底是在救经济,还是在毁掉经济?”
——“我们需要的是稳定,而不是盲目的变革!”
这些言论迅速发酵,引发了部分群众的担忧。与此同时,一些外媒也开始跟进,渲染改革可能带来的风险,试图在国际上制造更多的不确定性。
顾晨很快得知了这一情况,他立刻召集宣传部门召开紧急会议。
“这场舆论战必须正面应对,不能再让对方牵着鼻子走。”顾晨目光凌厉,“我们的政策是为了长远发展,但如果让短期的负面情绪主导了市场,那真正的动荡才会到来。”
宣传部负责人点头:“顾书记,我们已经开始组织专家进行政策解读,同时调动主流媒体加强正面宣传。”
顾晨敲了敲桌面:“光是官方声音还不够,必须发动各方力量,尤其是企业界。让那些真正受益的企业站出来发声,让事实说话。”
很快,一批企业家接受采访,讲述了改革给他们带来的机遇与变化,真实的案例让舆论逐渐回归理性。
改革的下一步
面对市场的动荡和舆论的挑战,顾晨深知,这仅仅是改革道路上的一道难关。随着政策的深入推进,反对势力还会不断变换手法,试图阻止变革的最终落地。
深夜,他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远处的城市灯火,心中思索着下一步的布局。
这场改革,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胜负难料。但有一点他无比清楚——无论多大的阻力,前行的步伐,绝不能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