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如此,沈斌还联合了几位与他关系密切的地方大员,准备在即将召开的全国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一项新的建议——“适度下放经济管理权限,给予地方更大自主权。”
顾晨收到消息后,冷笑了一声:“看来沈斌还是不死心,想借地方经济的名义来争取更大的权力。”
王炜皱眉道:“如果这项提案在经济工作会议上获得较多支持,改革的力度可能会被削弱,甚至有可能让地方重新掌控更多资源。”
顾晨眼神深邃,缓缓说道:“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在会议召开之前,找到突破点。”
---
反击与布局
顾晨迅速召集了核心团队,展开了一场紧急策略会议。
“我们要在地方势力出手之前,先行一步。”他沉声道,“沈斌的核心逻辑是‘地方经济受限’,那么我们就要在会议前拿出更具说服力的数据,证明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
王炜点头:“我们可以提前发布一份经济分析报告,重点突出那些受益于改革的新兴产业,以及地方政府如何通过改革实现新的增长。”
顾晨补充道:“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加快地方巡视工作的推进。沈斌手里的资源不可能是干净的,只要我们找到足够的证据,就可以让他在会议上陷入被动。”
几天后,一份由中央财经研究机构发布的《改革经济影响报告》悄然出现在全国主流媒体上。报告显示,改革后多个关键经济指标出现回暖,特别是在科技创新、民营经济活力等方面,数据十分亮眼。这一报告迅速引发社会关注,为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与此同时,顾晨派出的巡视组也在江北省查出了多起违规经济操作案例,其中甚至涉及到沈斌所扶持的一些企业。这些案件的曝光,让沈斌的处境变得更加微妙。
到了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时,沈斌的“地方自主权”提案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支持力度,反倒是顾晨主导的改革政策,在会议上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
---
胜负未定的棋局
会议结束后,王炜长舒了一口气:“这一次,我们终于抢在沈斌前面了。”
顾晨却没有露出多少喜色,目光依旧深沉:“这只是一次小胜,真正的较量还远未结束。”
他很清楚,沈斌不会轻易罢休,而党内的平衡也只是暂时的。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必须走得更加谨慎而精准。
“我们要未雨绸缪,提前布局。”顾晨缓缓说道,“下一步,我们要彻底清理地方经济中的‘保护伞’,让改革的阻力进一步减少。”
王炜点头:“明白,我马上去安排。”
夜色之下,顾晨缓缓起身,望向远方。政治的棋局仍在继续,而他,必须始终站在前沿,直面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