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纷纷点头,会议室内弥漫着一股隐秘的暗潮。
他们的计划,就是静待时机,伺机反击。
---
省委的进一步调整
省里对青河县的改革给予高度关注,但同时也有些隐忧。
省委副书记李树峰在会议上提出:“青河县的改革模式,确实有一定的先进性,但我们必须关注财政的可持续性。”
省长张德明点头:“是的,改革不能一蹴而就,我们必须有一个长远的规划。”
最终,省委做出了一个新的决定——
“青河县财政改革试点继续推进,但必须加强监管,并设置试点期限。”
“同时,由省审计厅牵头,定期对青河县财政状况进行审查。”
这一决定,使得青河县的改革进入了一个更严格的监督体系之中。
---
改革的压力与突发问题
青河县政府,王立带着一份最新的财务报告走进办公室,神色有些凝重。
“顾县长,我们遇到问题了。”
顾晨抬头:“说。”
“根据最新的财务审查数据,土地出让收入增长幅度达到了35%,但与此同时,我们的财政支出也在快速上升。”
“尤其是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财政补贴金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2%。”
张景伟皱眉:“财政支出增长这么快,会不会影响收支平衡?”
王立点头:“是的,这正是我们担心的问题。如果财政补贴继续增加,未来可能会出现一定的财政赤字。”
顾晨沉思片刻,随后果断说道:“我们要调整财政策略,逐步降低对补贴的依赖,转向市场化运作模式。”
“同时,加强财政预算管理,防止资金滥用。”
王立点头:“明白,我这就安排。”
改革进入深水区,考验才刚刚开始。
---
朱洪波的最后一击
青州市委办公室,朱洪波接到了来自省里的最新消息。
“省委决定加强对青河县财政的监管,并要求设定改革试点的期限?”
他嘴角微微上扬,轻声说道:“机会来了。”
他立刻召集了市委班子:“既然省里决定加强监管,我们就向省里提交一份报告——”
“要求省财政厅重新评估青河县的财政可持续性,重点关注他们的土地出让收入与财政支出结构。”
“我们的理由很简单——财政改革不能建立在短期收益上,而必须考虑长期的稳定性。”
“如果省财政厅采纳我们的意见,青河县的改革试点,可能会被大幅调整。”
众人纷纷点头,眼中透着期待。
朱洪波目光冷冽:“顾晨,你的好日子,不会太久了。”
一场新的较量,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