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击行动:举报信的升级
青河县的财政改革在省里得到支持后,局势看似稳定下来,但暗中的较量并未停歇。
第二天一早,青河县政府内部流传出一则重磅消息——关于青河县财政改革的举报信,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市纪委,而是被直接递交到了省纪委,甚至有人传言,已经报到了中纪委巡视组。
王立匆匆闯入顾晨的办公室,语气急促:“顾县长,情况不妙!这封举报信不只是匿名信,而是以实名举报的方式递交的,举报人是财政局的一名副科级干部。”
“实名举报?”顾晨皱眉,放下手中的文件,语气凝重,“谁?”
“赵启东,财政局副局长赵国涛的侄子。”
听到这个名字,顾晨脸色微沉。赵国涛一直对改革持保留态度,虽然没有公开反对,但也没有积极配合。现在,他的亲属突然站出来实名举报,显然不是巧合。
“举报内容是什么?”
王立将一份复印件递过来,低声道:“内容涉及财政改革过程中存在‘利益输送’的问题,举报人称,有企业以‘合作投资’的方式,向财政改革试点项目注入资金,但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资金流向了私人账户,疑似存在利益交换。”
顾晨冷静翻阅着文件,脸色越发冷峻。
“这些指控有依据吗?”
“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资金流向一切正常,并没有所谓的‘私人账户’问题。”王立摇头,“但问题在于,这封举报信并不需要完全属实,它只需要引起上级的关注,就足以给我们制造麻烦。”
顾晨目光沉沉,心中已然明白,这封举报信只是个幌子,真正的目的是给青河县的改革制造障碍,让他本人陷入调查,以便让反对改革的势力有机会反扑。
---
朱洪波的态度:微妙的转变
与此同时,市里也在密切关注这一事件。
市委书记朱洪波收到消息后,沉默许久,最终缓缓说道:“先不要急着表态,看看省里的态度。”
周正清坐在对面,意味深长地看了朱洪波一眼:“朱书记,这次举报虽然针对的是财政改革,但矛头明显指向顾晨。如果省里真的介入调查,恐怕……”
朱洪波抿了口茶,目光深邃:“我知道,但这次和上次不同。上次是省纪委主动调查,结果没有发现问题。这次是实名举报,事情已经扩大了,处理不好,省里可能会陷入被动。”
他顿了顿,继续道:“顾晨现在背后有省委的支持,贸然对他出手,风险太大。我们不能轻举妄动。”
周正清点了点头,语气低沉:“那就再等等,看这次的风头到底能刮多大。”
朱洪波微微眯起眼睛,心里明白,这场博弈,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
---
顾晨的反击:稳住局势
面对突如其来的举报,顾晨并没有急于反击,而是选择冷静应对。
首先,他立即安排财政局内部进行自查,同时联系省财政厅,主动邀请调研组提前到青河县考察,以示改革的透明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