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东西,能转?靠水就能转?”
老李眯着眼,手指头在粗糙的木齿轮上摩挲,一脸的怀疑。
其他木匠也伸长脖子,像看什么稀罕玩意儿似的,围着那对齿轮指指点点。
谷铭耐着性子解释:
“你看,这水从高处落下,冲击水轮,带动水轮旋转,水轮上的轴连接着这个大齿轮……”
他指着较大的那个木盘。
“大齿轮带动小齿轮,小齿轮再带动……”
谷铭比划了一圈。
“带动这根轴,轴上装有可以取水的……呃,叫戽斗,就能把水从低处提到高处了。”
老李听得一愣一愣的,脑袋摇得像拨浪鼓:
“少府,您说的这些,俺听着咋像天书一样呢?这水啊,它能乖乖听话?俺活了大半辈子,还没见过这玩意儿呢。”
“没见过不代表不存在。”
谷铭微微一笑。
“实践出真知,等做出来你们就明白了。”
他拿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画起了筒车的结构图,一边画一边讲解。
几个木匠虽然听得云里雾里,但出于对谷铭的信任,还是表示愿意全力配合。
毕竟谷铭之前做的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最后都证明是有效的。
谷铭根据改进后的齿轮,重新绘制了筒车的图纸。
古代的工具简陋,制作过程异常缓慢,锯子钝,斧头重。
**更是粗糙得令人发指。
“我说老李啊,你这锯子用的,跟拉二胡似的,能锯直才怪呢!”
谷铭指着一条歪歪扭扭的木条,忍不住吐槽。
老李尴尬地挠挠头:
“少府,俺这不是…不习惯嘛!这玩意儿金贵,俺平时都舍不得用。”
“舍不得用就更该练练手,不然关键时刻掉链子怎么办?”
谷铭无奈地摇摇头,只得亲自示范,如何用锯子锯出一条笔直的线。
在制作过程中,谷铭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
木质齿轮的耐磨性太差,长时间使用容易损坏。
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筒车的使用寿命会大大缩短。
“这木头,它不经磨啊,转几下就秃噜皮了。”
一个年轻的木匠指着齿轮边缘的磨损痕迹说道。
谷铭眉头紧锁,苦思冥想。
突然,他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解决办法:
“去,给我找些硬皮革来!”
他将硬皮革裁剪成合适的形状,仔细地包裹在齿轮表面。
用鱼鳔熬胶粘合固定。
这样一来,齿轮的耐磨性大大提高,使用寿命也得到了延长。
筒车的主体结构逐渐成型,谷铭开始组装水轮和传动轴。
由于齿轮的精度仍然有限,组装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和修正。
谷铭和木匠们一起,顶着烈日,在工地上忙碌着。
汗水浸透了他们的衣衫,但他们没有丝毫懈怠,每个人都充满了干劲。
几天后,筒车的主体结构已经基本完成,只剩下最后的组装工作。谷铭决定亲自动手组装,毕竟这是整个筒车的核心部分,容不得半点差错。
他小心翼翼地将水轮安装在传动轴上,然后将齿轮组装到水轮和传动轴之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