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林国涛本人而言,在这之前已经遇到过很多类似的项目,可对于他的学生而言,却是难能可贵的一次机会。
因为整个江南,如今以生态为主题打造住宅小区的项目,几乎可以说已经凤毛麟角,而其中的原因就是这一类项目的投入,比普通项目要高出很多。
另外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之前有很多项目,打着这样的口号,不仅享受到了当地政府的优惠政策,同时还抬高了房价。
等到百姓们住进去之后才发现,之前允诺的那些配套设施,完全就是一些摆设,整个小区,也根本没有像之前宣传的那般生态。
基于这些原因,目前对于这一类项目的审批,各部门还是抓的比较严格,尤其是那些已经吃过亏的城市,几乎不再有人提及此类项目。
林国涛带人来到銮江,虽然夏立诚并未刻意的宣传,也没有告诉太多人,但消息还是不胫而走。
对这件事最为反感的便是县长刘长荣,之前夏立诚提出这一想法的时候,便被他当场否定,可没曾想,对方还是背着自己重新在做调研。
不管最终的调研结果如何,都会给那些不知情的人带来一种错觉,那就是这个项目可能存在问题,否则怎么会三番五次的进行调研。
气不打一处来的刘长荣,只能将情绪全都发泄到了办公桌上的那堆文件里,而当秘书走进去,看到散落一地的资料,顿时又退了回去。
“常书记,湿地住宅项目你交由夏县长负责,我没有任何问题,可又是谁让他对整个项目重新进行调研和评估,这是对我们之前工作的不信任吗?”
带着一肚子的怒气,刘长荣直接找到了县委书记常明,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如果这件事的背后也有对方的身影,那他势必要向上面的领导反映,否则他是不可能咽下这口气。
见对方态度如此强硬,常明倒也没有去计较,而是笑着招呼对方坐下,道:
“刘县长,这么点小事何必如此动怒,这件事夏县长之前和我汇报过,他们并不是重新调研,而是有这方面的专家,刚好在准备这类项目的论文,所以就来咱们这看看,顺便采集一些数据。”
如果换做平时,或许刘长荣还真就信了这番话,可偏偏夏立诚之前已经当着他的面,提出过对前期各种数据的怀疑。
转眼便来了一帮所谓金陵大学环保专业的学生和教授,这又怎么能不让刘长荣胡思乱想。
“常书记,你不用拿这个借口来敷衍我,有些事情我并不是不知情,这些人肯定是夏县长请来的,而他的目的也是想要取缔湿地住宅的项目。”
刘长荣很是不满的说道。
听到这话,常明连忙摆了摆手,道:
“我就知道这里面肯定有什么误会,夏县长并没有要取缔这个项目的打算,而且我刚才所说的话,也是实际情况,你如果不信,完全可以去和省城来的那些人聊一聊。”
“我是不会去和这些人见面的,但是关于这件事,我要向市领导进行汇报,虽然我不知道夏县长这么做的目的,但我猜测他的动机一定没有那么单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