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听赵清竹说起黑水镇,不由想起郭青梅上次请葛小月刺杀公孙良的事。李想已经知道,葛小月便家住黑水镇。
李想有些不放心。
“会不会是公孙亮故意布的局?当年你师父就是这样被公孙亮设局,才最终被他害死。
你可不能大意。”
赵清竹听李想提起她师父被害的事,目光越发坚定。
“就算这黑水镇真的是个局,我也要去闯一闯。”
看到赵清竹这反应,李想越发不放心。
“那我陪你一起去看看吧!正好我也想去拜访葛家,顺便结交一下黑水镇那几个墨门弟子。”
李想知道,大夏的工匠虽然不少,但是这些工匠多是父子相传,绝大多数人连字都不认识。这样的工匠,也只能做最基础的工作。
可是李想要想将他脑中的现代知识,变成在这个时代能畅销的产品,光有这些只懂初级加工的工匠,是远远不够的。
李想还需要一批水平更高的技术工人。
而在大夏这地方,唯一的技术工人,便是墨门弟子。
李想希望通过黑水镇的这些墨门弟子,请到更多的墨门弟子,为他所用。
于是次日一早,李想便带上赵清竹,先去三社找郭青梅。
两人到了三社,便看到郭青梅正与葛小月忙着指挥几个新招的伙计,往外搬白糖。
看到李想,郭青梅一喜。
“李想你来得正好,我们的第一批白糖已经做出两百斤。
莺公主帮我们联系了宫中负责采买的公公。
他们已经跟咱们定了长期采买的约定。按青田先生的要求,我是按市价的六折给他们。”
说着,郭青梅拿出一个账本,递到李想面前。
“这上面记录着咱们白糖生意的所有收入和开支。”
赵清竹伸头看了一眼。
见上面写着,净利三千两白银,赵清竹吓了一跳。
“李想,你们这白糖生意这么赚钱吗?这才几天,你们就赚三千两啦?”
李想却丝毫也不意外。
按李想的推算,这个给宫中供白糖的生意,每个月至少能给他们带来八千两的收入。
如果将白糖的产量扩大,那他们的收入也还可以扩大。
不过,由于白糖的制作难度不大,如果扩大产量,技术很可能就会泄露。因此,李想暂时没打算扩大白糖的生意。反正他也不是只有这一种产品可以赚钱。
李想将账本递还给郭青梅,又拿出一个小册子,递给郭青梅。
“郭姑娘,这个册子上写着一种新式皂角的做法。你可以先找几个可靠的人,试做一下。
如果销路好,再扩大产量。”
郭青梅露出疑惑之色,她想不通,为什么青田先生要造皂角?
白糖在大夏是奢侈品,利润很高。只要掌握了技术,便一定可以赚大钱。青田先生盯上这个生意,很正常。但是皂角的利润微薄,请工匠做这个生意,几乎赚不到钱。
郭青梅不明白,为什么这种生意,青田先生也要做。
“李想,这也是青田先生的意思吗?”
李想点头。
“当然!”
郭青梅犹豫一下,终于还是说出心里的想法。
“皂角这种东西,价格低、利润薄。我觉得这生意并不适合我们做。你能不能替我向青田先生说说?”
李想笑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