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妃看向李想。
“李想,你要是真能造出莺儿讲的那种东西,我保证不再反对你和莺儿的婚事。
不仅如此,我还会帮你们说服王爷。
不知你这什么鸡,要多久才能造出来?”
李想忙道:“三年。三年之内,就算我造不出蒸汽机,我也定会做出一番成就,让自己能配的上公主。”
吴王妃一喜。
“好,那咱们就以三年为约。你如果做到了,我将让王爷上书,求皇帝为你与莺儿赐婚。”
刘莺大喜。
“多谢母亲。”
吴王妃将刘莺拉到身边,看了看她脖子上的伤。
此时刘莺脖子上的伤已经做过处理,不碍事了。
看到女儿脖子上的伤口,吴王妃轻叹一声。
“你这傻丫头,以后可不许再做这种傻事了!”
吴王妃虽然严厉,但她还是心疼女儿的。
刘莺想起刚才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说自己喜欢李想,刘莺俏脸不由的又羞红起来。
“娘,我保证以后不会再做傻事了!”
吴王妃这才放心,又看向李想。
“虽然我同意给你三年时间。
但是在这三年里,你不能与我家莺儿亲近,坏了她的名节。也不能让人知道你与莺儿的关系。
否则,咱们的三年之约就自动作废。我也会亲自下令,将你发配充军。”
说到最后,吴王妃的语气再次严厉起来。
李想赶忙起身。
“王妃放心,我一定遵守王妃的要求。”
吴王妃见李想答应,脸上终于露出难得的笑容。
又问了一些李想家里的事情,吴王妃便让李想先回去了。至于刘莺,自然是要留在王府,陪她母妃。
刘莺知道,李想这一走,他们怕是要有一段时间不能见面了。
但是刘莺也没办法,只能盼着母亲早些回吴国。
李想离开吴王府,马上便赶去青田三社。
三社主要是研究活字印刷,负责的人是马经武的次子——马良。
李想将马良叫到书房。
“良哥,你能不能替我找几个说书人?”
李想知道马良从小读书并不用功,经常偷溜出去玩。对于京城一带的市井之事,马良都很熟悉。所以,李想才找上马良。
公孙良找人造谣,害得他今天差点被打死。李想自然也要给公孙良一点颜色看看。
前些天李想在酒楼,听到有人聊起安国侯府的八卦,说起安国侯的一个小妾跟男人钻草堆。
李想后来特意打听了一下,那个男人便是安国侯的不孝子——公孙良。
现在李想要反击公孙良,正好拿这件事情做文章。
公孙良能给李想造谣,借吴王妃之手,给他上眼药。李想自然也能让人散播消息,借公孙良他老子的手,好好收拾他!